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网易中小学
遭遇美国教育——作者在做访美学者时,将的10岁的儿子送进了美国学校,由此遭遇美国教育。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中国人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中国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应该怎样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pic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作为有特殊贡献专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华声月报社(后华声报电子版社)历任记者、社长助理、华声报电子版主编、副总编辑、总编辑。2003年9月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历任新闻学院副院长、院长、常务副院长、党委书记。
进入详细介绍
pic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是本书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本书旨在将作者在美国时对美国式教育的亲身经历与中国现行教育体制做鲜明对比,从而引发出我们对中国式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美教育的差异

因为与美国教育零距离接触,高钢教授以鲜活的细节,展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家教类图书成百上千,近几年已成为出版界的一大门类,蔚为壮观。但有识见的专家并不太多,公认的好书亦鲜见。“遭遇”这本书,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无论准备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求学,对怀着真知的人,都可能受益无穷,影响其一生的成长。[查看全部]

第1章 开启生命理性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pic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们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弗丝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吓我一跳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老师竟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我们的学生为何厌学
我们为什么只把学生的视野、思维甚至行为的准则限制在如此狭小的教科书、课堂和校园之中?我们真的必须剥夺孩子们的轻松和快乐,真的必须让他们与精彩的现实世界隔绝开来,才能使他们成才吗?

第2章 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开掘每个生命的潜能

pic
 
梅克教授对我说:“我的研究遵从一个基本的思想原则,这就是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并且最大限度地去发展这个长处。而以往人们的观念,恰恰与此相反,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去发现孩子们的短处,再想方设法去弥补孩子们的短处。在这样的观念之下,孩子们不仅在教育中被放在了被动的位置,而且往往被挫伤了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不可改变的对于教育的抵触心理。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孩子们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梅克教授相信:努力发现孩子的长处,激发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专门注视孩子的短处,激发的是孩子的自卑。
美国小学的家长会
儿子在美国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一次家长会。这次家长会与我在中国参加过的家长会完全不同,班主任弗丝女士“导演”的“故事”让我在惊异之中,重新认识着孩子,重新认识着自己,也重新思考着我们的教育。“
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1993年,我采访了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梅克教授。我之所以萌发采访梅克教授的愿望,完全是因为她从事的专业名称和她的研究对象之间那种让人难以理解的强烈反差。
美国的中小学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美国的中小学校非常看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鼓励孩子的一切想象和创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的教育大不一样,我们中国,从孩子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把一个公认的标准放置在孩子眼前,让孩子们死记硬背,千差万异的孩子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被剪裁、被驯化。
 

第3章 原则与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的传授

pic
 

造纸房子,观察蚂蚁,从小学开始,美国老师就让孩子动手、动脑。进了中学,美国老师甚至让学生去参与研究城市灯光布局的市政项目。美国学校培养学生的着眼点不是前人已经找到的答案,而是孩子们进行全新创造的能力。

美国学生的作业注重动手能力
美国学校给孩子的“大型”作业,往往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没有标准答案,让你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对方法要求严格,训练你观察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是实用性,让你去关注生活的实际,让你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和价值。
培育孩子的合作精神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社会关系中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处理好这件事情,需要人有高度的修养。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团结,然而,什么是团结,怎么才能团结?我不知道每个小学老师会怎样去教导孩子。比如当孩子不赞成一个同学的看法或者做法时,是应该按照“诚实勇敢”的要求,坚持自己的看法呢?还是应该委曲求全以维护“团结”呢?

第4章 让孩子们知道爱,珍视爱,学会爱

pic
 

从爱护小小的蜂鸟开始,美国小学让孩子们学会了爱。到了中学,同情心和责任感就是美国教育中强制性的要求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究竟应该怎样设计和建造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教会孩子们“爱”,是一个点点滴滴、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工程!

爱心,始于蜂鸟
我相信,形成这种人与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社会风气,肯定有诸多原因,但是它一定是基于教育,基于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爱的教育。
是谁,教会了我们孩子残忍?

我们是否考虑过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的人?我们是否考虑过为孩子们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完整的道德教育体系?

网友互动:怎样更好激发孩子的潜能

说出我关注的话题
我的昵称 我对教育孩子的困惑是:
 

往期回顾

太空第一课
太空第一课
悦读汇:遭遇美国教育
悦读汇:遭遇美国教育
悦读汇:发现孩子的潜能
悦读汇:发现孩子的潜能
悦读汇:输在起跑线上的孩
悦读汇:输在起跑线上的孩
悦读汇:我们因你而改变
悦读汇:我们因你而改变
网易中小学(微博) 合作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
| 教育首页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