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网易中小学
因材施教的原则很伟大,但常常沦为口号和空谈,许多家长和教师虽有因材施教的愿望,却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无法诊断孩子到底是什么材料,结果教育方法就只能一刀切。要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关键是找到一些合乎科学的、可操作的、普通家庭比较容易掌握的具体方法,来辨析孩子的个性和才能。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如何辨才,如何在辨才的基础上个性化施教。
pic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观念更新,问题生教育,语文教学,家庭教育等。已发表的教育专著有《家教难题会诊》、《走近孩子的心灵》、《家教参谋》等20余部。
进入详细介绍
pic
本书旨在把因材施教从个别高手的“绝活”变成一般的技术。本书既是为家长写的,也是为教师写的,因材施教必须家校合作,学校要知道家长该怎么做,家长也要知道学校该怎么做。
渐行渐远的“因材施教”

今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古时候离因材施教更远,而且渐行渐远。但既然因材施教是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如此“阳奉阴违”(公开的言行不一),就不可能不受惩罚。如今很多学生厌学,很多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很多孩子始终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既不知己,也不知彼,上学时缺乏幸福感,就业后生活质量不高,都与因材施教的原则落空有关。大批的成年人在干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工作,于公于私,都是不幸。[查看全部]

引子:研究生毕业为何找不到工作?

中科大少年班
案例:超龄研究生被用人单位拒绝
案例问题1:学习目的取向---应试,应试,再应试

陈女士的学习目的是什么?为了应试,应试,再应试,也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身份)。提高身份做什么?找一个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 ? 就是“事业单位”。重要的不是干适合我的工作,而是使自己的地位上升到某个层面去,这正是一般人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和“志存高远”的理解。

作者解读:

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却往往直到成年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满脑子只懂得考啊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然后稀里糊涂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毫无激情地上班下班。这不是很多青年人、壮年人的生活写照吗?

案例问题2:对职业的态度---做也行,不做也行

曾经有两次机会做教师,都被陈女士拒绝了,可是后来她考研究生,还是教育专业。她说:“只要考上了,回来至少可以当老师,再说进事业单位什么的也没有问题。”究其实,到底她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做教师呢?不知道。好像这个问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不是问题。做教师也行,不做教师也行。可见,研究生学位,对于她来说,确实就是一块“敲门砖”。

作者解读:

人们在受教育的时候,不去了解自我,教育者也不去因材施教,大家都把劲往提高学历上使,最后势必使相当比例的人干的工作与兴趣相脱离,这肯定会影响工作效果,也会降低本人的幸福指数。

案例问题3:对知识的态度---为了考试拿证书

从上面的报道一点儿都看不出陈女士对知识本身有何热爱。她学知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考试拿证书。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知识,拿到证书以后自然就可以和知识“拜拜”了。所以你会发现,有很多当年考试分数很高的学生,工作以后,除了不得不做的业务进修以外,就很少看书了。

作者解读:

读书如果为的只是应试,无须应试的时候我当然就不读书了,够用就行了,他不可能终生学习。只有那些对知识本身有浓厚兴趣的人,才能摆脱功利目的,以读书为乐。而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只有在不强调考试分数的素质教育氛围中才能养成。

《齐鲁晚报》上刊登的一篇题目为《女子33岁考上研究生毕业因超龄被用人单位拒绝》引起大家热议。

文中陈女士历经坎坷以33岁‘高龄’考上师范研究生,求职路上却被拒绝。记者称:“她志存高远,高龄考上师范研究生,却最终因超龄被用人单位拒绝。”

而作者从教育专业角度通过对报道中陈女士的人生、求学经历分析,引申出了当前应试教育中的几大问题:学习目的取向、对职业的态度和对知识的态度。并深刻剖析了当前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弊端。

 

作者有话说:以单纯提高学历为目的的学习,并非“志存高远”,恰恰相反,是目光短浅,其志向既不高,也不远。陈女士的例子并不是特例,而是折射出当下大多数的对待学习、知识、工作的普遍态度。造就大批这样的学生,正是教育的失败。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差不多都是以知识为乐的人搞出来的。应试教育其实就是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教育,这种教育越深入人心,创新型人才越少,培养出的都是“干活”的人。

教育现状: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的应试教育

我们今天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以应试为轴心的。学生上学是为了拿文凭,教师教书是为了让学生考高分。然而考试这个东西是趋同的而不是求异的,它与因材施教的路子是相反的。考试就要阅卷判分,阅卷要公平合理,就必须有标准答案,标准答案这种东西也正是与因材施教背道而驰的。

目前因材施教具体困难 家长发挥因材施教主体作用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校因材施教是很难落实的,基本上停留在口头宣示,或者写文章的时候当标签用。

第一个是不要盲目跟着学校的指挥棒跑,无休止地追求高分数

第二个是家长要有一定辨才和因材施教的知识(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三个是要有点儿时间(不需要太多)。

有了这样几个条件,家庭因材施教就是可能的。

Q1孩子的人格特征和智力倾向多大年龄可以看出来?

pic
 
孩子的智力倾向在幼儿时期就有可能看出苗头,但是,孩子越小,辨才和因材施教越困难。我们甚至可以说,幼年和童年的我,还不是我,还没有变成我。这显然是告诉我们,作为家长,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搞清他的人格特征和智能类型,是很困难的。

教育者应对之策(客观)

①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分辨力和判断力。这方面,学生年级越低,对教师要求反而越高,需要最有水平的人去教最小的孩子。

②既然孩子个性难以准确判断,那么合乎逻辑的对策就应该是——谨慎行事。情况不清宁可少管,以免用管理茄子的办法管理黄瓜,用养育老虎的办法养育熊猫,那样会伤害他们,阻碍他们的成长。

教育者树立正确意识(主观)
且不说要对孩子因材施教,促使其走向成功,单是为了能让孩子幸福地生活,也要先让每个人树立起正确的完美观。其关键:你必须搞清自己基本上是一个什么人,否则谈不到坚持自我,也没法分清自己何时是在演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就是幸福的,就是完美的。

Q2孩子的人格类型和智力倾向会不会发生变化?

pic
 
智力强项会不会变成弱项,弱项会不会变成强项?作者通过两个案例来阐述如果某人的某种智力倾向一直没有被发现,则若遇到机会,这种智力倾向有可能出人意外地变成强项。

(1)智力倾向
对于智能的变化,我们最好持谨慎态度,既要敢于诊断,又不要把话说死。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调整对一个孩子的看法,也让他随时准备接纳 “自我”的一个新的、不曾了解的侧面。
(2)人格类型
人格基本特征,它大概是一辈子不变的,除非受到了极其特殊的刺激。俗话说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是此种现象。

Q3教育要发展孩子的强项,扬长避短

pic
 

教育可以释放潜能,也可以压抑潜能。教育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天资,却可以决定这个天资的发展,就好像一颗种子,能不能发芽,长成好苗还是弱苗,那就看土壤、水分等外部条件了。教育就是这些外部条件。家长和教师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摸清(彻底搞清楚愚以为不可能)孩子的智能强项和弱项,然后侧重发展其强项,适当弥补其弱项。

(1)为什么侧重发展其强项呢?
因为发展强项孩子更容易接受,而且更容易见效,有利于增强孩子自信。再说,只要他的强项能得以发展,有一技之长,未来就能在社会立足
(2)孩子的短板,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重视 ?

一种情况是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拉分拉得厉害,致使升学困难。第二种情况是,这个弱项弱到了社会化障碍的程度,可能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那就不补不行了。

网友互动:怎样更好激发孩子的潜能

说出我关注的话题
我的昵称 我对教育孩子的困惑是:
 

往期回顾

太空第一课
太空第一课
悦读汇:遭遇美国教育
悦读汇:遭遇美国教育
悦读汇:发现孩子的潜能
悦读汇:发现孩子的潜能
悦读汇:输在起跑线上的孩
悦读汇:输在起跑线上的孩
悦读汇:我们因你而改变
悦读汇:我们因你而改变
网易中小学(微博) 合作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分享到:
| 教育首页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