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中小学 > 正文

初三生一模成绩下降 该咋冲刺

0
分享至
孩子今年要中考了,一模成绩出来之后,分数并没有按预想的那样稳中有升,而是下滑很多。妈妈和爸爸都很着急。

孩子今年要中考了,一模成绩出来之后,分数并没有按预想的那样稳中有升,而是下滑很多。妈妈和爸爸都很着急。

案例:孩子中考前一模成绩下降,如何提分?

老师:

您好!我的孩子今年要中考了,一模成绩出来之后,分数并没有按预想的那样稳中有升,而是下滑很多。我和他爸爸都很着急。

如果按平时估算的话,他如果正常发挥,是能够直升本校高中,或提前签约的,但现在感觉所有计划都泡汤了。

孩子这次的错因多在填空及选择题上。孩子找老师帮助分析原因了,老师说是不细心,如果到高中的话,这样也是很糟糕的。

怕打击他的自信心,我只能说,人的智力无高低,可能是你的方法不对吧,你自己找一下原因,下次肯定可以进步的。学校的老师也在鼓劲,说是一模不代表什么,只要把基础考好,完全可以考出好成绩的。

但是,我和他爸爸的心理还是很没底,这中考前的最后一个月,该怎么才能帮到他?让他做好最后的冲刺,麻烦您了!

专家:中考前30天冲刺 复习掌握4大"要领"

家长您好,首先想跟您强调一点,你知道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吗?

模拟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哪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够扎识,哪些方面的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答题是不是符合课本上所讲的规范等等),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达到查缺补漏提高中考应考能力的目的。这就是说我们在模拟、诊断、综合考试中发现的问题越多,那么我们在中考考场上出问题的机率就会越少,这是因为我们的问题已经在平时出现完了,当然在中考考场上出现问题的机会也就少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中考会考出好成绩呢?

所以,对于孩子一模成绩不理想,请您先不要过度焦虑。掌握以下几个要领,相信孩子中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要领一:备考有窍门 打好基础是前提

文理备考有一定的差别,理科备考首先要求孩子全面记忆课本中的公式、定义,这些公式和定义的算法和运用,要通过多做课本习题、试验来巩固。例如数学,要熟记各种函数、空间图形的公式;物理只要把课本上的试验全部重看一遍,做到完整理解;化学要熟练掌握1~20号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化学式和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等。

至于文科的科目,更多的要靠积累与巧记。英语备考,建议孩子要把初一到初三的英语单词、短语、语法复习一遍,重点课文要熟读乃至背诵;听力要常听,习题要熟做。语文要注重基础知识,如字词句辨析、修辞运用、阅读应答的积累,另外可以适当读书看报,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

中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还是以基础为主,只要注意这些细节,短期提分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要领二:真题实战模拟 熟练中考解题技法

建议孩子要将近两年的真题作为自己中考的真实模拟,限时完成。遇到不会做的可以看答案,根据答案的解题方式,改正不良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 一定要认真研读真题,并从现在开始,要学会用中考真题的解题方式,去解决中考的试题。

要领三:错题要归类汇总 每天浏览查漏补缺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各科的老师都应该有建议过学生做一个错题归类汇总,并建议考生时不时的拿出来翻看,反复巩固。

其实错题复习法,是冲刺阶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可以把以前的作业、考试做错的题,都找出来归纳分析、梳理解法,直到自己弄懂为止,而且在冲刺阶段,最好每天浏览,可查漏补缺,减少题目再次出错的几率。

建议孩子不要怕麻烦,一定要做“错题本”,这样比经常去翻卷子和书本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要领四:考场考试有诀窍 做到“审题慢,做题快”、“先易后难”

考试时遇到“拦路虎”,孩子在平时做练习的时候,可能很多时候都会沉下去,苦心钻营这道难题,但是在中考考试中,将这种做题状态和习惯带到考场,要吃大亏。

在正式考试时,首先要谨防审题不清,遵循“审题慢,做题快”的原则。考试中如果遇到“拦路虎”,要记得“先易后难”的考试法则,果断跳过直奔下一题。此外,孩子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书写潦草,出现错别字,这样丢掉书写分十分可惜,而且解题完成后必须通篇检查,可用观察、计算、淘汰、图形、特殊值检查法。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丢分。最后,要提醒孩子,中考最后阶段要冷静、从容、自信,只要做好完善的准备,夺取高分,就不是问题。

特别提醒:不要无视那些粗心的错题

解题过程中,粗心是大部分学生都会犯的错误,但以为粗心是小问题的学生更是错上加错。

粗心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是知识点不太踏实;二是解题时过于疏忽大意。很多学生平时做题总是随随便便的,书写马虎,在中考紧张的考试氛围中,不要冒出更多的粗心就不错了,哪里还兼顾得了平时的坏习惯。

对于解题时总是容易看错看漏的坏习惯,孩子一来是要不断提醒自己看题时要逐字逐句仔细看,圈出重点词句,有时候看似“废话”的题目,总是蕴含着玄机;二来是要多练,当你把每一种粗心的情况都经历过了,并且总结借鉴,犯粗心的几率就大大的降低;三是千万不要无视那些粗心的题目。

很多学生都有“错题本”,但那些粗心做错的题目却从不收录,对于粗心的题目总是看一下就过去了,压根没往心里去,结果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栽在同一处。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儿子高考712分,父亲带出国旅游在海关被拦,父亲:我没这个儿子

儿子高考712分,父亲带出国旅游在海关被拦,父亲:我没这个儿子

萧竹轻语
2025-07-11 21:59:37
美国买通“内鬼”,四个月走私四千吨稀土,中国决定动真格的

美国买通“内鬼”,四个月走私四千吨稀土,中国决定动真格的

爱看剧的阿峰
2025-07-11 11:35:47
泪目了!新疆,一男子得知狗狗在服务区等待主人8个月,投喂多次

泪目了!新疆,一男子得知狗狗在服务区等待主人8个月,投喂多次

超人强动物俱乐部
2025-07-11 10:14:23
“既然你容不下我家8口人,那就滚出我的房”妻子:这是我陪嫁房

“既然你容不下我家8口人,那就滚出我的房”妻子:这是我陪嫁房

多久情感
2025-07-11 08:10:30
山东地震预警,你关注了吗?

山东地震预警,你关注了吗?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5-07-12 00:33:52
“带亲戚小孩出来旅游,一路上非常扫兴”网友:带自己孩子都扫兴

“带亲戚小孩出来旅游,一路上非常扫兴”网友:带自己孩子都扫兴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7-12 09:49:00
71岁陈佩斯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71岁陈佩斯再次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次,他让整个娱乐圈“沉默”了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7-11 13:03:42
幼儿园附近有铅厂!疑后厨家属发声爆料,当地村民恐知内情

幼儿园附近有铅厂!疑后厨家属发声爆料,当地村民恐知内情

180视角
2025-07-09 13:25:40
《歌手2025》格瑞丝淘汰,单依纯竟拿到第二,为冠军铺路吗

《歌手2025》格瑞丝淘汰,单依纯竟拿到第二,为冠军铺路吗

马庆云的影音娱
2025-07-11 22:45:58
4-3惊天逆转!大满贯再爆大冷:国乒黑马杀进4强,淘汰日本名将

4-3惊天逆转!大满贯再爆大冷:国乒黑马杀进4强,淘汰日本名将

知轩体育
2025-07-12 08:15:50
外媒笔下郑钦文:常年居住安道尔,年收入高达2.2亿,是国际团宠

外媒笔下郑钦文:常年居住安道尔,年收入高达2.2亿,是国际团宠

不写散文诗
2025-07-10 16:11:51
蔚来,会不会打响新能源爆雷第一枪?

蔚来,会不会打响新能源爆雷第一枪?

黑噪音
2025-07-10 10:28:11
修了8年不修了!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或遭报废拆解,改造期间曾发生多起事故

修了8年不修了!俄罗斯唯一现役航母或遭报废拆解,改造期间曾发生多起事故

红星新闻
2025-07-11 16:03:06
这次为什么当地就检测不出铅中毒的正确结果呢?你们还生吗?

这次为什么当地就检测不出铅中毒的正确结果呢?你们还生吗?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7-09 09:33:52
利物浦宣布退役各级队伍20号球衣,阿诺德转发&配文:20∞?

利物浦宣布退役各级队伍20号球衣,阿诺德转发&配文:20∞?

懂球帝
2025-07-12 04:07:15
李沁穿瑜伽裤健身,肥润撩人,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李沁穿瑜伽裤健身,肥润撩人,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7-11 15:26:55
韩媒:韩国队亚洲第三位置可能不保,世界杯二档席位也岌岌可危

韩媒:韩国队亚洲第三位置可能不保,世界杯二档席位也岌岌可危

直播吧
2025-07-11 17:12:34
湖南一县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被查

湖南一县住建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7-11 11:55:02
杨少华出殡日最大尴尬:被杨议隆重感谢的常马侯三家,无一人到场

杨少华出殡日最大尴尬:被杨议隆重感谢的常马侯三家,无一人到场

史书无明
2025-07-12 09:06:08
外媒:iPhone 17预计9月8日当周发布 共四款新机

外媒:iPhone 17预计9月8日当周发布 共四款新机

手机中国
2025-07-11 13:26:14
2025-07-12 10:51:00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头条要闻

牛弹琴:越南或在最后一刻遭特朗普暗算 十分失望愤怒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王晶曝张国荣自杀原因 抑郁症只是其一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数码
房产
本地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又一美国名校陷财务困境,计划裁员120人!

数码要闻

消息称苹果明年初更新 Studio Display 显示器产品线

房产要闻

8大新盘曝光!2025下半场,广州主城开卷厮杀!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