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5 14:52:11 来源: 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举报
为人父为人母,发现教育孩子是各种困惑。无论你是谁,遇到任何关于教育孩子、成长的困惑,都欢迎来心理小屋做客。有问题请跟帖留言。
但是,好多家长不注意防拐教育的方式方法,只会一味向孩子强调“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既起不到效果,又反而会使孩子无故担惊受怕。
[关键字] 家庭教育
心理小屋
以下为本次来信的详细内容:
老师您好:
我的女儿今年4岁。前段时间我看过电影《亲爱的》后,着实吓了一跳,发现自己之前对女儿的安全
教育真是少得可怜。加上常常能看到好多儿童被拐的新闻,真的让我很担心。
情急之下,我不只一次地向女儿强调,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在外面也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也许是我太心急了,这种教育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女儿胆小起来。有一次,我和女儿走在路上,女儿突然就大哭起来。后来发现,女儿是看到了路边有个中年男子戴着口罩,便以为是坏人。我这才惊觉,自己对孩子的防拐教育好像过了头?
我该怎么办呢?又不能不对孩子教育,又怕教育方式出问题,让孩子担惊受怕,或是以后都不善交际了。
2014年10月22日
丽丽妈妈
丽丽妈妈您好:
感谢您的信任,我很乐意与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如您所说,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只是告诉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险时,也不会向他人求救。
您的孩子只有4岁,理解能力还很有限,其实无法真正区分"陌生人"与熟人,只是向孩子强调"陌生人"的概念,只会让孩子如惊弓之鸟,看到生人就怕。那么,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呢?
第一,建立安全名单,明确与"陌生人"交往准则。帮助孩子建立安全人员名单,名单上的人可以完全信赖,名单以外的人是"陌生人",然后明确告诉孩子交往准则。
1、千万不能跟任何"陌生人"走。
2、在外面,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3、要和"陌生人"保持安全距离,大概两个胳膊相加的长度,不能让别人触摸或过于靠近。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游戏,模拟与"陌生人"交往。比如家长扮演陌生人,让孩子在"陌生人"触摸自己的时候,迅速退后,保持安全距离。
第二,谨防几种情况。家长也要告诉孩子,只要遵守准则,"陌生人"并不可怕,要礼貌友好。但遇到以下几种"陌生人"时,要多加警惕。
1、向你求助的人。如果有成人请你带路等,应立即保持安全距离,可以给人指路,但千万不能给人带路。
2、要带你去玩的人,也不要相信"安全名单"以外的人说要带你去找爸爸妈妈。
3、叫你名字的人。家长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名字出现在衣服外边、背包等地方。
4、说话的时候总是伸手摸你的人。记得要保持安全距离。
第三,除了对孩子的教育,防拐的关键还在家长。家长应以身作则,父母出门前要向孩子汇报;带孩子出门时,要观察周围的安全环境,尽量不要一心二用;路边一般是拐卖案件高发区域,带孩子的家长要减少停留;在公共场所,可以给孩子穿颜色鲜艳衣服,但尽量别选红色(容易成为犯罪目标);要陪同孩子使用卫生间;应给孩子携带紧急联系卡,也可让孩子随身佩戴哨子,遇危险就求救。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小屋主人:鸿影
2014年10月27日
 |
|
栏目介绍: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些青涩的秘密,或甜蜜或忧伤,让人成长也让人困惑。为人父为人母,却也发现教育孩子更是各种困惑。无论你是谁,遇到任何关于关于成长的困惑,都欢迎来心理小屋做客。小屋主人鸿影和众多网友愿意帮助你走出困惑,收获成长。
主人介绍:鸿影,资深教育媒体人,热爱教育事业,喜欢和孩子及家长沟通,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相关职业数年。《心理小屋》栏目每周三固定上新。
欢迎来信: xinli_xiaowu@163.com(请把#换做@)
【关注鸿影的微博】
|
|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专稿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