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正文

教育之春沙龙走进垂杨柳中心小学

0
分享至
7月9日,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组织的教育之春沙龙“感受发展-走近地方-走进校园系列”组织各界委员、专家等20余人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

网易教育讯 “今天,我参观了垂杨柳中心小学的校园,听了孩子们的成长故事。这一听一看,让我感觉到基础教育有一股新鲜的东西在涌动……” “在这里,我看到了的中国教育的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在深入校园参观,听取师生同台讲故事之后,与会者发出如此感叹。他们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发生着之前自己并不了解的改变。 

(一)走近,才会发现

在垂杨柳中心小学会议室,一对父子正在默契地表演着电子琴和黑管二重唱《童年》。尽管他们的水平并不是专业级别,但父亲的陪伴和鼓励,让孩子有了登上“梦想小舞台”的勇气,也让儿子享受到音乐为成长所带来的美感。——在垂杨柳中心小学,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这个小学采取亲子登山等多种方式打造家校共同体,鼓励父母参与到教育中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从一个毕业典礼小片段上我们看到,四年级的小朋友正给高自己两头的高年级哥哥送行,高年级的哥哥曾经带领他们成长。在垂杨柳中心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大孩子要担负起牵手小孩子的责任。

一则学生和学校清洁工参与的小戏剧表演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为争取学校阳光成长币如何自发组成友谊联盟的故事,孩子们在联盟中互相约束、支持、提醒、勉励一起做好事。 

会上,一个个节目小片段,将垂杨柳中心小学校园内的生活学习片段真实呈现。我们看到学校在全员育人、共同成长的理念支持下,家校、师生联手打造了不同的“生命成长共同体”,一起成长,共享幸福。

“孩子是教育的中心,是发展的主体,是联系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桥梁,因此,我们提出用‘全员育人’的思想,凝聚教育利益共同体。”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钟亚利说,“让生命阳关般灿烂”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而这一办学理念来源于他们对儿童、教师、家长和社会关系的认识。“生命成长共同体是学生、教师家长彼此关联的一个有机生命组织,这个组织以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教师和家长成长为纽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专业素养得到发展,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家长素质得到提高,家庭幸福得以实现,社会变的和谐进步。”在钟亚利看来,共同体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同成长的氛围。有了“生命成长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与家长以共同成长为目标,不断努力,共同发展,学校也就成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生命场。

语文老师郑丹娜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她提出了“全接纳、慢引导”的教育方式,深受学生喜欢。“学生是学生,我们要引导他;学生是孩子,我们要关爱他;学生是人,成长中肯定会犯错误,我们要引导他。”在郑丹娜老师眼中,老师应首先是个不忘却童年的人,要接纳孩子行为背后的全部感受,并细心给予慢慢引导。

(二)发现,才会尊敬

“真正美好的符合主流社会期待的教育是需要建立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尊重教育本真的规律,是需要蕴含在细节之中的,是润物无声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学校、校园中发生了系列变化,但不为外人所知,需要专业人士去发现去引领。”在教育之春沙龙的发起人、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主编贺春兰看来,中国的改革发展一直有两种力量在推动,既有自上而下的推动,也有自下而上的探索。“我们不能只靠上面出政策,要靠实践中出经验,我们在不断地探索,我们要让大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看看课堂上的变化。”“教育在改革中探索了一些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同时也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将其经验理念传播。”作为主办方之一,人民政协报社社长李红梅呼吁教育既要静悄悄地发生变革,同时尊重教育本真的规律的探索也需要让外界感受知晓。

显然,沙龙发起方的初衷通过这次会议实现了。

“现在,很多人在议论我们的教育怎么了,该怎么办?的确,目前的教育是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来到学校后真切地发现,教育的改革正在默默地进行中,而且初见端倪,让我们看到了春天。”来自医疗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牛忠英在走进校园后发出如此呼声。

“我们发现,教育改革不再是一纸命令,不再是自上而下要求大家必须做的一件事,而是校长、师生、家长共同参与、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平淡的日常工作当中进行的一项事业。”垂杨柳中心小学这种“安静的书桌”,让史静寰教授感到欣慰。她说,在急剧发展的社会,相比轰轰烈烈的巨变,教育人更期待教育悄悄地发生内在的变革。

 “现在社会很浮躁,但是学校不能浮躁,老师不能浮躁,学生也不能浮躁。像郑丹娜老师所说,教育要慢引导,要安静办学。”在参观了校园后,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武军说,教育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每个人都是在童年中长大,而只有老师不忘童年,校长不忘童年,孩子的童年才能有快乐和笑声。”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卢勤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郑丹娜老师“不忘童年”的教育理念极为认同。她说,孩子有了笑声,才会幸福,才会生活得更美好,而这恰是中国梦的初衷。

“教育的真谛就是真正的理解儿童,理解成长。” 在第十、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看来,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把人格和职业高度统一起来,学校把所有的教育元素有效的组合在一起,打造成长共同体,那么,我们离真正的教育就不太远了。 

“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育人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到底把我们的子孙要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校生态文化圈才有利于我们孩子的成长?”朝阳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与会与社会各界一起思考。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盘横扫德约科维奇!辛纳首进温网决赛,解锁四大满贯全决赛

三盘横扫德约科维奇!辛纳首进温网决赛,解锁四大满贯全决赛

全景体育V
2025-07-12 05:24:48
乱港艺人杜汶泽:忘恩负义!无耻至极!宁去日本做鸭,也不肯道歉

乱港艺人杜汶泽:忘恩负义!无耻至极!宁去日本做鸭,也不肯道歉

爱史纪
2025-07-12 09:26:53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大瓜!李天一豪赌输千万,梦鸽被限制出境,84岁李双江被坑惨了?

壹月情感
2025-07-01 21:52:02
见了!王毅、鲁比奥首次会晤,吉隆坡之会将为中美元首峰会铺路?

见了!王毅、鲁比奥首次会晤,吉隆坡之会将为中美元首峰会铺路?

上观新闻
2025-07-11 17:40:52
传统柜子已逐渐退出中国家庭!看看年轻人的新式做法,高级又实用!

传统柜子已逐渐退出中国家庭!看看年轻人的新式做法,高级又实用!

装小宅
2025-07-10 12:13:59
突传消息!他因病逝世,年仅58岁

突传消息!他因病逝世,年仅58岁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12:56:40
笑死!全国高温来袭,上海游客竟被甘肃的“浆水面”死死拿捏了

笑死!全国高温来袭,上海游客竟被甘肃的“浆水面”死死拿捏了

八斗小先生
2025-07-11 09:45:52
在健身房,被恶心到了。

在健身房,被恶心到了。

健身迷
2025-07-02 00:21:44
轰6数量几乎是美俄的总和,美媒:中国打造出全球最危险的轰炸机

轰6数量几乎是美俄的总和,美媒:中国打造出全球最危险的轰炸机

顾史
2025-07-10 22:00:13
汪峰不在,森林北被偶遇,小腹微微隆起,面对镜头看起来很坦然

汪峰不在,森林北被偶遇,小腹微微隆起,面对镜头看起来很坦然

郑丁嘉话
2025-07-11 13:32:00
大牛市!国家,下场买股票

大牛市!国家,下场买股票

米筐投资
2025-07-12 07:07:09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1.5米的妈妈训1.9米高儿子,画面让人忍俊不禁:她更像是妹妹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7-06 08:40:39
中毒幼儿园新进展,央视连发5问,恶心一幕出现,胡锡进怒斥媒体

中毒幼儿园新进展,央视连发5问,恶心一幕出现,胡锡进怒斥媒体

吭哧有力
2025-07-09 17:19:04
亲历台湾告诉你:这些流言蜚语都是假的,别再被网络误导了!

亲历台湾告诉你:这些流言蜚语都是假的,别再被网络误导了!

天下霸奇
2025-07-10 09:02:07
19岁女孩不肯起床,父亲看被子后察觉端倪,将其当场掐死

19岁女孩不肯起床,父亲看被子后察觉端倪,将其当场掐死

纪实录
2024-11-01 22:30:23
湖南104岁老太死而复生,亲口讲述死后发生何事,专家听完都震惊

湖南104岁老太死而复生,亲口讲述死后发生何事,专家听完都震惊

历史品鉴仓
2025-07-10 17:28:17
第一次留宿,你和男朋友干了什么?网友:啃到晚上四点嘴都亲肿了

第一次留宿,你和男朋友干了什么?网友:啃到晚上四点嘴都亲肿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11 00:05:03
杨少华吊唁现场突发意外,前央视导演灵前失控,找杨议解决恩怨

杨少华吊唁现场突发意外,前央视导演灵前失控,找杨议解决恩怨

趣文说娱
2025-07-11 09:43:30
中国澳门选手朱雨玲4-1淘汰申裕斌,晋级美国大满贯女单半决赛

中国澳门选手朱雨玲4-1淘汰申裕斌,晋级美国大满贯女单半决赛

直播吧
2025-07-12 06:25:08
甘肃天水血铅这事,终于迎来了激烈交锋戏份

甘肃天水血铅这事,终于迎来了激烈交锋戏份

清晖有墨
2025-07-11 08:59:10
2025-07-12 12:11:00

头条要闻

女子500元被卖掉受虐待 如今开三家工厂要讨回公道

头条要闻

女子500元被卖掉受虐待 如今开三家工厂要讨回公道

体育要闻

从无畏金兰到薪火相传,中国女篮新的花期来了

娱乐要闻

王晶曝张国荣自杀原因 抑郁症只是其一

财经要闻

中国超半数城市人口下滑,什么信号?

科技要闻

黄仁勋警示AI风险:没新想法,就集体失业

汽车要闻

小米YU7深度试驾: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态度原创

房产
本地
手机
艺术
时尚

房产要闻

8大新盘曝光!2025下半场,广州主城开卷厮杀!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 | 枫叶之都的22℃清凉秘境

手机要闻

899 欧元起,谷歌 Pixel 10 系列手机定价信息曝光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盛夏最清爽的三组配色,很好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