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各地校规五花八门,有些因为太雷人,被网友们戏称为“笑规”。校规们到底有多雷人?来看看吧。

“校规”之所以成“笑规”,在于这是拍脑门式的逻辑,在于这些校规执行的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更在于这些校规背后违背常理、违背人权甚至违背法律的弊病。
这些教育管理者出台校规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只是简单、刻板的一刀切,或者违背孩子的正常成长轨迹,其结果不仅不能事半功倍,而且可能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少一些教条、告诫、处罚,多一些理解、关注、宽容,把触角从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要求延伸到心理、思想、情感各个领域,这样才能真正改变学生。
校规就意味着标准化,标准化就意味着扼杀个性,我们是在塑造精英还是在钳制创意?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从来都是螺丝钉,钱学森那句“为什么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的世纪之问,打了多少人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