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中小学 > 正文

记者手记: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被猥亵毫不知情

0
分享至
4月,我和同事在湖南攸县调查,揭露了一起农村小学男教师多年来持续猥亵多名小学女童的事件。

4月,我和同事在湖南攸县调查,揭露了一起农村小学男教师多年来持续猥亵多名小学女童的事件。我们的报道最终促使嫌疑人被刑拘,多名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严肃处分。

小雨和她的父亲,是给我们提供线索的举报者。经他们牵线,我们与多名涉事女童隐蔽沟通,坐实举报情况,然后将线索转予警方。报道告一段落,可我内心的沉重感久久难以散去。

我无法忘记,那些放学路上成群嬉闹的孩子,在被询问某老师的瞬间马上安静下来;无法忘记,女童小颜跟我说,每次被带进教工宿舍,她脑海里只有两个字:挣扎;无法忘记,女童小菲不愿开口说话,只用手指示意身体哪个部位被触碰过,她的双手在颤抖……

在教师的卑劣行径之外,整个采访中,还有三个事实令人担忧。

第一个事实是: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被猥亵毫不知情。

被猥亵、性侵的孩子,被心理学专家喻为“没有嘴巴的孩子”。他们不是真的“没有嘴巴”,面对我这个只认识了十分钟的陌生人,孩子们红着眼眶、攥紧了拳头,一字一句地说出了心里最隐蔽的伤痛;在同学私下的交流中,多名受害者都了解彼此曾被侵犯到什么程度,甚至已经形成了“集体解救”的默契——只要老师把其中一人带走,其他孩子就会跟去,进行干扰。

可是,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几年来其他老师和家长们并不知道?

我们调查发现,这名教师几乎专挑留守女童下手。有好几个女孩告诉我,她们羞于把这件事告诉爷爷奶奶,想跟父母说,可父母每次打电话来,总是那么几句话——“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让她们难以说出口。

采访回来的路上,我无意间听到了老歌《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其实“星星”不是不说话,而是那个被想念的妈妈,没有打开孩子倾诉的阀门。

第二个事实是:有受害女童的父母拒绝揭发,甚至拒绝相信且努力掩盖真相。

小雨是这一罪恶的第一个讲述者。无法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鼓起了多大勇气,才成为所有孩子里首先站出来举报班主任的人。但当小雨和家人一起向受害女童小敏的妈妈讲述被猥亵的事实时,小敏妈妈的反应是:“小敏,再也不要和小雨玩了,她思想龌龊,也不许说出去。”

小敏妈妈的反应,是部分受害儿童家长反应的一个缩影。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无数已曝光的案件表明,性侵儿童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如无外界干预,很难自动终止。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数据,儿童性侵案隐案率高达1:7,也就是说,一个被曝光案件的背后,可能有7起潜在案件。监护人的懦弱,成了罪恶的遮羞布。

第三个事实是:在学生及家长向校方举报后,学区将当事教师调往另一学校继续任教。记者介入调查前,竟无一人报警。

采访中,校长、学区主任等管理人员曾几次进行解释,“教学成绩好”“工作认真”“即将退休”等理由被反复强调。而孩子和家长,尽管对此深恶痛绝,也并未想到报警。如果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校园普法看来欠账不少,任重而道远。

愤怒之外,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教育部门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大力度普及儿童性教育。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对4719名学生进行的一份随机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儿童对隐私部位的概念认识不清或不知道。

在英国,家长会教三四岁的孩子背“安全儿歌”——“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如何将这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从家庭角度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服从式教育”的思维定式。我问过所有受访的受害女童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大声呼救?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惊人的一致——“他是老师”“家里总说,要听老师的话”。

“服从式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能教出乖巧守纪的孩子,也能教出不会独立思考甚至不敢保护自己的孩子。判断是非,学会说不,是每个人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家长,请告诉孩子,“面对老师,也可以说不”。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无法忘记。起初小雨怎么都不愿开口说话,直到我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小雨,你做得很好。你告诉了爸爸,这才让那个坏老师被调离。是你的勇敢,救了班上所有的女孩。”

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女童保护基金”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媒体公开曝光性侵儿童案340起,其中近三成案件为一人对多名儿童施害,此类作案人员中教师占40%。

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几年间无一人报警的悲剧,更敲响了警钟。我只能希望,我的从业生涯里,再遇不上这样的新闻。(半月谈记者 袁汝婷)记者手记: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被猥亵毫不知情

2016年05月19日 10:00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

0

4月,我和同事在湖南攸县调查,揭露了一起农村小学男教师多年来持续猥亵多名小学女童的事件。我们的报道最终促使嫌疑人被刑拘,多名相关责任人被立案调查、严肃处分。

小雨和她的父亲,是给我们提供线索的举报者。经他们牵线,我们与多名涉事女童隐蔽沟通,坐实举报情况,然后将线索转予警方。报道告一段落,可我内心的沉重感久久难以散去。

我无法忘记,那些放学路上成群嬉闹的孩子,在被询问某老师的瞬间马上安静下来;无法忘记,女童小颜跟我说,每次被带进教工宿舍,她脑海里只有两个字:挣扎;无法忘记,女童小菲不愿开口说话,只用手指示意身体哪个部位被触碰过,她的双手在颤抖……

在教师的卑劣行径之外,整个采访中,还有三个事实令人担忧。

第一个事实是: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孩子被猥亵毫不知情。

被猥亵、性侵的孩子,被心理学专家喻为“没有嘴巴的孩子”。他们不是真的“没有嘴巴”,面对我这个只认识了十分钟的陌生人,孩子们红着眼眶、攥紧了拳头,一字一句地说出了心里最隐蔽的伤痛;在同学私下的交流中,多名受害者都了解彼此曾被侵犯到什么程度,甚至已经形成了“集体解救”的默契——只要老师把其中一人带走,其他孩子就会跟去,进行干扰。

可是,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几年来其他老师和家长们并不知道?

我们调查发现,这名教师几乎专挑留守女童下手。有好几个女孩告诉我,她们羞于把这件事告诉爷爷奶奶,想跟父母说,可父母每次打电话来,总是那么几句话——“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让她们难以说出口。

采访回来的路上,我无意间听到了老歌《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其实“星星”不是不说话,而是那个被想念的妈妈,没有打开孩子倾诉的阀门。

第二个事实是:有受害女童的父母拒绝揭发,甚至拒绝相信且努力掩盖真相。

小雨是这一罪恶的第一个讲述者。无法想象,一个12岁的孩子,鼓起了多大勇气,才成为所有孩子里首先站出来举报班主任的人。但当小雨和家人一起向受害女童小敏的妈妈讲述被猥亵的事实时,小敏妈妈的反应是:“小敏,再也不要和小雨玩了,她思想龌龊,也不许说出去。”

小敏妈妈的反应,是部分受害儿童家长反应的一个缩影。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无数已曝光的案件表明,性侵儿童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如无外界干预,很难自动终止。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数据,儿童性侵案隐案率高达1:7,也就是说,一个被曝光案件的背后,可能有7起潜在案件。监护人的懦弱,成了罪恶的遮羞布。

第三个事实是:在学生及家长向校方举报后,学区将当事教师调往另一学校继续任教。记者介入调查前,竟无一人报警。

采访中,校长、学区主任等管理人员曾几次进行解释,“教学成绩好”“工作认真”“即将退休”等理由被反复强调。而孩子和家长,尽管对此深恶痛绝,也并未想到报警。如果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校园普法看来欠账不少,任重而道远。

愤怒之外,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该拿什么保护孩子?

就教育部门而言,当务之急是加大力度普及儿童性教育。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对4719名学生进行的一份随机调查显示,超过四成的儿童对隐私部位的概念认识不清或不知道。

在英国,家长会教三四岁的孩子背“安全儿歌”——“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如何将这些最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从家庭角度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变“服从式教育”的思维定式。我问过所有受访的受害女童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大声呼救?孩子们给出的答案惊人的一致——“他是老师”“家里总说,要听老师的话”。

“服从式教育”是一把双刃剑,能教出乖巧守纪的孩子,也能教出不会独立思考甚至不敢保护自己的孩子。判断是非,学会说不,是每个人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作为家长,请告诉孩子,“面对老师,也可以说不”。

还有一个细节让我无法忘记。起初小雨怎么都不愿开口说话,直到我握着她的手,对她说:“小雨,你做得很好。你告诉了爸爸,这才让那个坏老师被调离。是你的勇敢,救了班上所有的女孩。”

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女童保护基金”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媒体公开曝光性侵儿童案340起,其中近三成案件为一人对多名儿童施害,此类作案人员中教师占40%。

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几年间无一人报警的悲剧,更敲响了警钟。我只能希望,我的从业生涯里,再遇不上这样的新闻。(半月谈记者 袁汝婷)

来源:半月谈网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六姊妹》直到何家丽生两个儿子,才懂,为民娶秋芳是正确的决定

《六姊妹》直到何家丽生两个儿子,才懂,为民娶秋芳是正确的决定

白公子探剧
2025-02-05 17:06:12
小S:姐姐,今夜我在台北,夜色如墨

小S:姐姐,今夜我在台北,夜色如墨

希公子
2025-02-03 22:07:22
大s去世后,我研究了一天伊能静,发现人真的是可以改命的!

大s去世后,我研究了一天伊能静,发现人真的是可以改命的!

猫小狸同学
2025-02-05 21:30:03
国航机长驾驶客机叛逃台湾,4架战斗机突然升空拦截,乘客恐惧

国航机长驾驶客机叛逃台湾,4架战斗机突然升空拦截,乘客恐惧

坦然风云
2025-02-05 00:10:02
丧心病狂!勇士狂组最强三巨头!太阳出售杜兰特!NBA越看越陌生了!

丧心病狂!勇士狂组最强三巨头!太阳出售杜兰特!NBA越看越陌生了!

美人茶话会
2025-02-05 16:15:00
正式官宣!林书豪重返NBA,13年终于等到了,恭喜

正式官宣!林书豪重返NBA,13年终于等到了,恭喜

保持热爱0263
2025-02-04 17:34:37
德转列C罗各年龄段进球数,27岁打入67球排名第一

德转列C罗各年龄段进球数,27岁打入67球排名第一

懂球帝
2025-02-05 21:48:21
队记:匿名热火球员称 若交易不成功 热火欢迎巅峰状态巴特勒回归

队记:匿名热火球员称 若交易不成功 热火欢迎巅峰状态巴特勒回归

直播吧
2025-02-05 22:10:14
湖人总能得超巨:选中魔术师Logo男贝勒 得到詹科奥勾+东契奇

湖人总能得超巨:选中魔术师Logo男贝勒 得到詹科奥勾+东契奇

直播吧
2025-02-05 21:27:15
乌军收复库尔斯克阵地!击毁顿涅茨克的俄军据点

乌军收复库尔斯克阵地!击毁顿涅茨克的俄军据点

项鹏飞
2025-02-04 22:31:52
走了狗屎运?湖人为什么战绩可以稳定西部前五,无非这三点原因!

走了狗屎运?湖人为什么战绩可以稳定西部前五,无非这三点原因!

田先生篮球
2025-02-05 11:58:57
特朗普称中美关系非常好,不到24小时,美要求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

特朗普称中美关系非常好,不到24小时,美要求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

看世界的人
2025-02-04 19:54:20
拖垮中国交通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车太多?这几座山不移除就白搭

拖垮中国交通的罪魁祸首,并不是车太多?这几座山不移除就白搭

明月聊史
2025-01-11 15:46:20
A股主线:DeepSeek+AI智能体+人形机器人+华为概念,主力加仓方向

A股主线:DeepSeek+AI智能体+人形机器人+华为概念,主力加仓方向

小波股事历程
2025-02-05 19:58:40
大S遗体火化细节曝光,没穿寿衣,人像睡着一样自然美丽

大S遗体火化细节曝光,没穿寿衣,人像睡着一样自然美丽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2-04 23:21:51
人过中年,要拒绝“反向喝酒”,啥是“反向喝酒”?早知早受益

人过中年,要拒绝“反向喝酒”,啥是“反向喝酒”?早知早受益

椰青美食分享
2025-02-05 14:42:07
中央选中上海,建设7个副中心城市,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中央选中上海,建设7个副中心城市,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说故事的阿袭
2025-02-05 17:09:24
高中同学聚会上,因两千块退休金被嘲笑,结账时他们却傻眼了

高中同学聚会上,因两千块退休金被嘲笑,结账时他们却傻眼了

不易一字
2025-01-17 13:13:49
男子沙漠捡到军工厂1700升副油箱,谁捡到归谁?网友:这焊工不错

男子沙漠捡到军工厂1700升副油箱,谁捡到归谁?网友:这焊工不错

山山视角
2025-02-05 11:33:10
2500多万人放弃医保,国家出手了!

2500多万人放弃医保,国家出手了!

保德全
2024-09-11 19:00:02
2025-02-05 22:48:49

头条要闻

大S生前多次跟好友交代遗言:大家要开心欢乐 千万别哭

头条要闻

大S生前多次跟好友交代遗言:大家要开心欢乐 千万别哭

体育要闻

小贾伦·杰克逊:天道酬勤

娱乐要闻

小S发声:不会帮姐姐大S举办告别式

财经要闻

2025年的快时尚,快不起来了

科技要闻

外媒:监管机构或将调查苹果中国应用商店

汽车要闻

10万元级无图智驾 悦也PLUS全路况实测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亲子
时尚
手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星铁翁法罗斯泰坦之间的爱情故事,其实藏着千古难题

亲子要闻

宝宝生气哭着说妈妈不需要自己,下一秒的反应太绝了

60+的女人们如何优雅过冬?听听这三个建议,让你又美又年轻

手机要闻

雷军放大招!小米15 Ultra月底惊喜登场,SU7 Ultra有玄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