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静观育儿 > 正文

养出高效能孩子,从培养条理性开始

0
分享至
孩子总是边玩边写作业;总爱丢三落四,不是找不到这个,就是找不到那个;写作业真的太粗心,明明都懂,就是做不对……这是让很多家长都很头疼的事儿。

在“静观育儿”微信后台,学龄期父母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学习。而提起孩子的学习状态,父母们用到最多的描述又是:

总是边玩边写作业

总爱丢三落四,不是找不到这个,就是找不到那个

写作业真的太粗心,明明都懂,就是做不对

磨磨蹭蹭,时间似乎总是不够用

……

上述都属于缺乏条理性的表现。一个缺乏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很有天赋、很聪明,却往往因为管理不好自己的时间,管理不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堕为一个低效能的孩子,远离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就。

这一点,在男孩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缺乏条理性、规划性,譬如总是收拾不好自己的书包,理不清课业重点,管不好自己的课余时间,结果成绩总是落后于同班的女同学。这将给这些男孩带去极大的挫败感,严重影响男孩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影响如若不能有效改善,其阴影还会延伸到孩子未来的生活中去。

今天的文章,我就父母问及的孩子拖沓、散漫、低效率等问题,做统一回复。

首先,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慢和拖沓是两回事。有的孩子的确做事会更慢些,孩子越小就越慢。但这绝对不是毛病。若父母常嫌孩子慢,过多催逼,或者干脆替代,那么问题就真的来了:一个真正拖沓、散漫、凡事不操心的熊孩子,往往就这么养成了。

孩子为什么拖沓?为什么不能主动规划好本该属于自己的事情?那是因为父母都为他们做好了,孩子形成了依赖性。而且,孩子获得的过往经验是,自己一做不好,身边就会有大人着急忙慌地批评指责,与其听唠叨,倒不如干脆拱手承认:“我就是做不好啊,那么你都替我做了吧。”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们的催促成为了孩子条理性的杀手。父母越是催促,孩子越容易依赖父母,或者变得缺乏耐心,变得更加毛躁。

比如孩子吃饭,吃慢了、吃脏了大人会催促、会嚷嚷,吃不好大人干脆抢过碗来喂。孩子的成长节奏就是这样被打乱的。不是孩子做不好事,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这样还怎么要求孩子有条理、分主次呢?这就好比,一个人连爬都不会,还怎么能要求他快速奔跑呢?做任何事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事先没有丝毫练习而突然到某一天顿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帮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还需牢记不随意把孩子跟他人做比。可以鼓励孩子自我比较,即纵向比,但不要横向比。每个孩子从出生即带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有的孩子做事风风火火,有的孩子做事慢慢悠悠……这是孩子的天性,又何必勉强呢?让孩子慢慢来,是父母的智慧。

Tip

想要引导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在节律成长,切忌用下面的方式养孩子,诱导孩子去做事:

1.行贿。即用过多的物质奖励误导孩子,把原本属于孩子分内的责任,变成额外的、跟孩子无关的事情;

2.羞辱。即批评、诋毁、贴标签,不接纳孩子,且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容易让孩子怯于做决定,变得拖延。

3.谈判。即总跟孩子用“你如果……,我就……”“你如果不……,我就不……”的句式说话。这种句式很容易带给孩子负面情绪,且无法让外部规矩很好地内化,无助于养成一个稳定的、有条理性的习惯。

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孩子商定好规则,孩子执行过程中及时鼓励,孩子磨蹭时适时提醒,但是若孩子做不到,或者担心孩子做不好,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避免干扰孩子,试着让孩子独自承担未做到/没做好的自然后果即可。

别同时对孩子提两个以上的要求

要求太多只会让孩子迷茫、不知所措,尤其是面对男孩的时候。

有个学龄期的小男孩这样说:

我害怕回家,妈妈的要求太多了,我还没进家呢,她就问我作业多不多,做完了没有,我刚坐桌子跟前,她又说我,手那么脏,怎么不知道洗一洗呢?

我去洗手,她又说我,衣服上全是土,怎么也不知道换一下呀?你的屋子乱得都进不了人了,快点收拾一下……

我的耳朵里全是妈妈连珠炮似的声音,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哪件事情了。

可以看出,孩子完全晕了。

对大人来说,先做什么事,再做什么事,最后做什么事,事先在脑海中是有一定规划的,可是孩子不一定具备这样的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指点。另外,父母注意的点和孩子所关注的是不同的,对孩子来说,他可能关注的就是当前正在做的事情,如赶紧做作业;而父母呢,会看到更多方面,如衣服脏了需要换了,进屋要洗手了,房间需要整理了等。

父母在督促孩子的时候,其实已经完全扰乱了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同时给孩子下了好几道指令,结果呢,孩子的思维完全混乱了,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要么将孩子需要做的事按先后顺序告诉他,让孩子知道做完什么再做什么,要么就是告诉孩子现在要做什么了,等他完成后再继续给出下一个指令。千万别同时对孩子提出两个以上的要求,这样做只会扰乱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不知所措。

对于男孩来说,过于啰嗦,同时说N项任务给他们,尤其容易给他们带去困扰。因为从生理的角度来说,早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大脑存在着线性差异,女性更容易应对基于语言的多项任务,比如边听边写;男性更擅长于应对基于空间的多项任务,比如体育项目和电子游戏。简言之,最好一次只跟男孩们说一件事,且保证简洁明了。

教会孩子必要的条理性处理事务的技巧

父母帮助孩子养成条理性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每一样家务,都是有步骤的,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其中暗含的都是条理。

很多中国父母有一个误区,即“一白遮百丑”——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可以不管,什么都可以不会。于是孩子们只把时间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让自己兴奋的事情上,而那些需要规划的、看起来有些枯燥的工作,在孩子看来则是没有意义的,他们会不屑于去做。

这其实是很危险的事。别忘了,我们古人还有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生活在童话的城堡里,只需要演好王子公主就能够获得幸福。他们总要独自去生活。一个搞不定生活的人,最终会被生活琐事所累,更无法走向真正的独立。

对于学龄期孩子,或者即将进入学龄期的孩子,父母还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更有条理地处理学习事务的技巧。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当然是有侧重点的:

1.对于低龄宝宝,最先要学会的,就是整理好自己的玩具。不同类型的玩具放不同的箱子里;玩过的玩具要放回原位;拿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送还……诸如此类。

2.学龄初期的孩子,最先要学会的,是书包整理。不妨教会孩子下面的方法:

(1)头天晚上睡觉前,就要求孩子整理好书包;

(2)课本和作业本分开放,比如,把作业本放外层,第二天去了学校就可以很方便地拿出来交作业,课本则放内层;

(3)课本要按上课顺序放,先上的课书放上面,上完后放在最下面;

(4)都放好后,用手去挨个摸一摸,有没有书本或者作业本折角了、卷起来了,逐一抻平。

刚开始孩子不会,大人可以示范给孩子看。之后只要孩子有做到,就及时鼓励。

3.高年级孩子,学习资料会更多,则要学会整理它们。譬如可以用塑料袋子,把各科资料分开放。数学一袋,语文一袋,英语一袋……再或者,为孩子准备好活页夹。把不同科目的课本、卷子、练习册、作业本等,都统一放在一起。

此外,父母还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好功能划分清晰的生活环境,譬如为孩子提供安静、环境简单舒适的写作业的地点,不要有电视,更不要有电脑、ipad之类电子产品的干扰。当然,最好也要开辟专供玩耍的空间。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孩子的睡眠。睡眠不足的孩子,会面临很多困难,首先就是自控力下降,缺乏意志力,更不用说花费精力把自己的学习、生活管理得有条理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男孩骑行身亡案”司机:从未有过起诉高德地图的想法,只想回归正常生活

“男孩骑行身亡案”司机:从未有过起诉高德地图的想法,只想回归正常生活

扬子晚报
2025-07-01 21:25:50
贾跃亭和仨儿女美国团聚,甘薇给他准备了桃酥,贾总乐开了花

贾跃亭和仨儿女美国团聚,甘薇给他准备了桃酥,贾总乐开了花

鋭娱之乐
2025-07-01 21:02:19
马斯克,被“逼上梁山”?

马斯克,被“逼上梁山”?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7-02 11:23:30
苏超惊现最强小孩哥!4万人面前双响 开场1分钟闪击连破纪录

苏超惊现最强小孩哥!4万人面前双响 开场1分钟闪击连破纪录

新英体育
2025-07-02 00:27:41
华坪女高17年确实没出一个清北,可是清北都建校100多年了,也没出一个张桂梅!

华坪女高17年确实没出一个清北,可是清北都建校100多年了,也没出一个张桂梅!

张晓磊
2025-07-02 10:20:03
西方卫星紧盯解放军,看到中国西北大漠一幕,美军不只是头皮发麻

西方卫星紧盯解放军,看到中国西北大漠一幕,美军不只是头皮发麻

空天力量
2025-07-01 13:09:07
武汉女子称外卖发现异物找商家被要求提供死亡证明,黄蜀郎总部:系兼职员工,已开除

武汉女子称外卖发现异物找商家被要求提供死亡证明,黄蜀郎总部:系兼职员工,已开除

潇湘晨报
2025-07-02 12:39:08
黄杨钿甜的爸爸,有点危险了……

黄杨钿甜的爸爸,有点危险了……

麦杰逊
2025-07-01 16:47:29
马斯克亲口承认火星梦碎!那句绝望的“无处可去”背后藏着什么?

马斯克亲口承认火星梦碎!那句绝望的“无处可去”背后藏着什么?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7-02 12:04:05
王欣瑜:自己长相挺普通,哈哈!网友:美到对手注意力分散

王欣瑜:自己长相挺普通,哈哈!网友:美到对手注意力分散

史行途
2025-07-02 10:35:03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关于聚餐吃饭的问题解答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关于聚餐吃饭的问题解答

南安融媒
2025-07-02 07:46:15
前央视主持人亚宁,长相帅气却被质疑性取向,如今已满头白发

前央视主持人亚宁,长相帅气却被质疑性取向,如今已满头白发

180视角
2025-07-02 13:04:25
太难了!长三角4省发文,汽车经销商销量断崖下滑,成交下降超30%

太难了!长三角4省发文,汽车经销商销量断崖下滑,成交下降超30%

明月杂谈
2025-07-02 05:51:41
新车充电“砰”一声,电池坏了?当事人:厂商和充电桩公司神仙打架

新车充电“砰”一声,电池坏了?当事人:厂商和充电桩公司神仙打架

潇湘晨报
2025-07-02 08:06:12
保时捷女销冠再成半年度销冠,6月份卖出19台,称有望打破前两年的记录,曾两年卖340辆保时捷

保时捷女销冠再成半年度销冠,6月份卖出19台,称有望打破前两年的记录,曾两年卖340辆保时捷

鲁中晨报
2025-07-01 15:27:07
为何马斯克一天数十条帖文都未能阻止“大而美”法案过关?

为何马斯克一天数十条帖文都未能阻止“大而美”法案过关?

上观新闻
2025-07-02 02:24:15
硬汉啊!一科技公司亏1800万,200多人减到70多,老板称撑到年底

硬汉啊!一科技公司亏1800万,200多人减到70多,老板称撑到年底

明月杂谈
2025-07-02 06:19:22
泪目了!被套5年多1949天的股票,连拉3个20%涨停,终于赚钱解套

泪目了!被套5年多1949天的股票,连拉3个20%涨停,终于赚钱解套

风风顺
2025-07-02 10:37:59
看来泰王还是懂的,在佩通坦被停职的前一天,通过了新的内阁名单

看来泰王还是懂的,在佩通坦被停职的前一天,通过了新的内阁名单

牛锅巴小钒
2025-07-02 01:32:42
彭振声72岁妻子,从13楼一跃而下,多处骨折当场死亡,儿子未流泪

彭振声72岁妻子,从13楼一跃而下,多处骨折当场死亡,儿子未流泪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01 23:50:15
2025-07-02 14:16:49

头条要闻

媒体:除了再次向特朗普认错 马斯克似乎无更好的选择

头条要闻

媒体:除了再次向特朗普认错 马斯克似乎无更好的选择

体育要闻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怎么打NBA?

娱乐要闻

陈赫回应“鹿晗患病”,原因惹人怀疑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的"重拳" 被小米YU 7打出来了

汽车要闻

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辆,海外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逼我们买switch2?任天堂官宣部分地区Switch和游戏将涨价

数码要闻

Keychron M5 8K 三模垂直鼠标发布,499 元

家居要闻

现代沉稳 糅合法式浪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普京、马克龙时隔近3年再通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