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正文

【SAY U SAY ME 26】孩子也需要“有机”地成长

0
分享至
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需要的东西,提供适合的环境,让孩子自己成长。耐心地等待,享受每一个过程,这就足够了。是的,这会慢一些,走一些弯路,但是,人生的乐趣,乃至意义,不正在于过程吗?

几位家长的来信

第一位家长:

童书妈妈,你好,我是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我发现我家孩子有超出她年龄的焦虑感,比如总是担心:起床晚了上学迟到;睡觉晚了第二天起不来;快考试了担心考不好等等,有时担心的晚上睡不好觉,夜里还会哭。我也有跟她交流过,可总是不见效。关键我是怕她心里承受不起这么多压力……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二位家长:

你好,关注你很久了,最近有一个比较苦脑的问题想请教您一下,是这样的儿子今年就要面临小升初,我应该属于着急妈妈,看到现在小升初这么难,就急呀,一急火就上来,每次看儿子做作业,就会觉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我知道我这样不好,其实儿子算乖的,每次发火,儿子都说,妈妈你不要生气。

每次发完脾气我也很后悔,知道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毎次都控制不了自己,我真的、真的需要你的帮助,我该怎么做。儿子现在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态度上,因为说他说多了,现在好像是有点厌学,怎么办,怎么办?求您指点迷津,谢谢!

第三位家长:

另外,还有个问题请教:我儿子智商不低,但沒自信,总是知难而退,从不挑战,他对玩具不感兴趣,总喜欢玩一些简单不用动脑筋的东西,比如一个塑料杯,一颗豆子(一颗就喜欢,多一些让他数或让拼个图案就不干了),一根树枝,水……对于较复杂,有i点难度的玩具拼图,他总是觉得自己完成不了,在我的鼓励下免为其难地拼了一次,完成后就不愿再尝试了,例如搭积木,玩蒙氏教具也是这样,总是玩一下就不玩了(沒耐心,沒自信,觉得拆出来就很难拼回去了)。

象蒙特梭利的书里不是说孩子都是在不断地反复操作中学习的吗,象我妹的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都挺喜欢反复操作玩具的,智力固然重要,但耐心和坚韧更是宝贵的品质啊!虽然我知道要接纳,不要比较,可总怕这种特性对他的人生产生负面影响。您能给我建议吗,或是有什么相关的文章,书籍推荐吗?感谢!

第四位家长:

三川妈妈,也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的女儿5岁,在市少年宫学跳舞。老师严厉孩子很怕,和其他家长讨论一番发现老师虽然严厉,教学效果也是显尔易见的,因此老师也是个负责的好老师。但面临的问题是孩子下学期不愿再坚持。老师认为需要家长的坚持。

曾遇到一个男孩的家长,说到儿子学游泳,同样的情况,练习不好时,老师甚至把孩子的头摁进水里。但是孩子现在学的不错,这个爸爸选择了老师的立场。我现在也左右为难,不知是该选择孩子的立场还是老师的立场?为了减少孩子的恐惧,我告诉孩子把老师想像是只发怒的小花猫,而不是老虎。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孩子依然坚持下学期不跳了。一旦放弃,以后也很难进了。

童书妈妈的回信:

前一段时间,和几位朋友聊天,大家互相提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你有没有发现,外国的孩子普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而中国的孩子普遍显老?”

“对,我也发现。就算是父母都是华人的家庭,孩子也都是如此,比较单纯,天真。”

“笑起来都不一样,那些孩子往往会咧着大嘴傻笑,而这边的孩子笑起来都比较腼腆;眼神也不一样,他们会清澈很多。”

“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少年老成,甚至有些未老先衰的意思了。”

“孩子就应该是傻傻的、没心没肺的,甚至是迷惘的、困惑的。这就是孩子应该有的呀!”

“一个没有那个年龄应有的朝气的孩子,是多么可怕啊!”

“我们的孩子,太像是养在苗圃和花盆里的植物了,缺乏一点野性。”

“是什么原因呢?社会制度,教育环境,文化因素,生活氛围……”

“那,作为父母,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孩子可不可以改变一些呢,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我曾经翻看过上个世纪70年代的少儿画报,上面经常刊登一些利用科技来生产出“大如汽车一样的南瓜”的漫画。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给植物过多的化肥和农药,是会损害植物自然的生长能力的。

那么,我们给予孩子过多的要求,过多的责任,过多的期望,过多的营养,过多的监管,过小的空间,报过多的兴趣班补习班,考过多的各种级和证书,不也是在给孩子的成长施加化肥和农药吗?我们自己都已经不要吃化肥催熟、农药杀虫的食物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呢?!

说实话,我对于这方面特别有感触。对于一个孩子,我们太早地给予他们太多的要求和苛求了。

在成长上,我们期望孩子身体健康,能吃能睡,个高貌美;在心理上,我们恨不得七岁的孩子就“少年老成”,像成年人一样圆滑和世故;在能力上,我们要求孩子全能发展,既能背古诗,也能说外语,既要会文艺,还要会运动,学贯中西,才艺双全;在责任上,要求孩子在家里要尊老爱幼,乖巧礼貌,出去又要不惹事端,表现优异,给家长长脸;在期望上,更加严格,希望孩子既要自己成功,成为“人上人”,还要给父母回报养老,甚至担负家族光宗耀祖的重担。

这些要求,单拎出来一条两条,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当我们把这些都加在一起,施加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就会显得荒谬。我感觉,这不是在养孩子,是在培养行业领袖,科学天才,社会精英,道德楷模,国家栋梁。

不是说这些不可以培养,而是说应该遵循孩子自然的成长规律,水到渠成。每个年龄做每个年龄的事情,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发展。

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心智性格而言,能够在成年后稳定下来,就已经殊为不易了;而学习知识,扩展视野,独立思考等等,更是穷其每个人的一生要去做的事情。

孩子也需要“有机生长”。如果过快地长大,过快地成熟,也就意味着过多的破坏。孩子本来需要用20年的时间,经历风雨和日光,逐渐长得茁壮。但是,我们却期望在孩子还是童年的时候,就已经要采摘和收获了!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和西方国家比较、分析。以我们的直觉,就应该知晓一个孩子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对什么感兴趣,思考什么样的问题。

对孩子来说,他们想的就是“花开花落”、“小猫小狗”、“星星月亮”、“游戏发呆”。在他们的世界里,一个好朋友不跟他玩儿了,就是最伤心的事情;偷偷喜欢隔壁班的男孩儿,就是最费心思的困扰;阅读一本搞笑的漫画,就是最大的人生乐趣……是的,这才是孩子,这才是孩子应该有的状态。

现在,考验家长定力的时候到了。要不要要求孩子考试成绩优异,要不要孩子从小就懂事,要不要孩子在同学中出类拔萃……

当孩子处在自然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摆在那里,家长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这里,我来讲一个我刚刚听到的真实的故事。

在台湾的中部和南部,有一些单亲或者留守家庭的孩子,在学校里往往纪律性比较差,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也不好。于是,台湾绘本出版人郝广才先生,就组织自己的员工,每周三下午,用网络视频的方式,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去帮助这些孩子复习功课。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效果并不明显。于是,他们就不再只是给这些孩子辅导功课,而是放松下来,给孩子们讲故事,一起随便聊聊天。孩子们很喜欢,每到周三的下午,这些孩子都会自豪地向同学说,“有台北的朋友要找我,我要去通话啦!”

结果呢,几个月过去,这些孩子普遍地开朗和自信很多,学习成绩反而有了明显的提高。当你给予一个孩子爱和真正的关怀,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自己的光芒有人看得到,所以,也就会积极地要求自己来回报这份爱。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故事。又一次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就是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的,不是你认为对的、好的,而是孩子最为需要的。满足了这些需要,那些所谓的问题,也就烟消云散地不存在了。

总是有很多的家长,对我说,“你总是告诉我们,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是,请给我一些实际一点、具体一点的操作方法吧!”我也总是说,“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这一个问题,其实背后的原因会超过100个。我们要解决的应该是那个真正的原因,而不是只盯着成绩好和不好这件事。”

我们总是期望找到立竿见影的方法,去改变现有的状况。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每一个孩子都不是机器,不能坏了就修,修不了就换,换不了就废弃。我们经常会抱怨,去医院看病,和医生讲不了三分钟就被打发了。可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给予更多的耐心,一定要马上改正,马上见效呢?!

我想每个家长,少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不要总是对孩子的行为下定义,贴标签,更不要当监视官,把孩子当作完成某项任务的员工或士兵。要做的是什么呢,多花一点时间和耐心,和孩子单纯地相处,和孩子聊聊天,看孩子发发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家长,很难相信可以不管教孩子,而孩子也能自己很好地成长和学习。殊不知,每个孩子真的具有自己成长的能力,就像一个植物一样,过多的阳光、水分、营养、药物,任何一个都只能产生“人为”的结果,甚至危害。

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需要的东西,提供适合的环境,让孩子自己成长。耐心地等待,享受每一个过程,这就足够了。是的,这会慢一些,走一些弯路,但是,人生的乐趣,乃至意义,不正在于过程吗?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帮助了。于我自己,这一番的思考,令我很受启发。我会常常回想起发生在台湾的这个故事,当看到孩子的每一个所谓的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想马上纠正,而是慢下来,找到孩子真正的内在的原因。

我知道,这并不容易,而且漫长。所以,我们要彼此鼓励,一起加油,一起走过。

最后,祝福你们和你们的孩子!

                                                你真诚的三川

                                                  2015/1/21

备注:本文题图来自于绘本《好好照顾我的花》。故事出自让台湾儿童书进入绘本时代的关键人物郝广才先生之手,文句简洁,内容深刻。绘者吉恩卢卡生于意大利,作品曾入选波隆那国际儿童书插画展,擅用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创作表现其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喝多了或伤肝!再爱喝也要管住嘴

4种茶叶已被列入“伤肝名单”,喝多了或伤肝!再爱喝也要管住嘴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5-07 16:36:28
美国至今想不通:一个没留过学的中国人,凭什么造出于敏构型?

美国至今想不通:一个没留过学的中国人,凭什么造出于敏构型?

红色鉴史官
2025-05-12 18:45:03
美国怂了,对中国的关税下调100%以上!

美国怂了,对中国的关税下调100%以上!

华山穹剑
2025-05-12 18:53:18
中山颐丰肉食品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原主管郑永亮接受监察调查

中山颐丰肉食品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原主管郑永亮接受监察调查

鲁中晨报
2025-05-13 09:16:08
最牛成就?五岳盟主!安切洛蒂带队5夺欧冠,五大联赛冠军全满贯

最牛成就?五岳盟主!安切洛蒂带队5夺欧冠,五大联赛冠军全满贯

直播吧
2025-05-12 22:53:13
森林狼117-110赢勇士,3-1拿赛点!这一战,我彻底看清这5名球员

森林狼117-110赢勇士,3-1拿赛点!这一战,我彻底看清这5名球员

毒舌NBA
2025-05-13 13:13:44
巴军方展开对印军事行动 巴领空已关闭

巴军方展开对印军事行动 巴领空已关闭

新华社
2025-05-10 11:12:32
苹果手机开启新一轮降价!有iPhone 16 Pro降价2000元,能参加“国补”了

苹果手机开启新一轮降价!有iPhone 16 Pro降价2000元,能参加“国补”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12 19:57:59
“巴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高端访谈)

“巴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高端访谈)

人民网
2025-05-13 06:28:49
600万年薪!0分0板0助,王博直摇头,球迷:完全副作用可以送走了

600万年薪!0分0板0助,王博直摇头,球迷:完全副作用可以送走了

南海浪花
2025-05-12 22:46:43
5-4绝杀4届世锦赛冠军,17-14淘汰世界第一,威廉姆斯神勇霸气

5-4绝杀4届世锦赛冠军,17-14淘汰世界第一,威廉姆斯神勇霸气

全能体育柳号
2025-05-13 06:59:01
痛心!29岁男子误吞鱼刺,因处理不当,第二天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痛心!29岁男子误吞鱼刺,因处理不当,第二天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二月侃事
2025-05-12 21:19:40
“战狼”吴京为何沦为全网群嘲对象?300亿票房买不来一句好评?

“战狼”吴京为何沦为全网群嘲对象?300亿票房买不来一句好评?

七公子娱乐
2025-05-10 18:52:01
18岁李嫣回国与好友逛商场,素颜曝光真实颜值,清秀端庄太像王菲

18岁李嫣回国与好友逛商场,素颜曝光真实颜值,清秀端庄太像王菲

郑丁嘉话
2025-05-13 10:06:49
闹大了!原来这件事是真的,事发上海…

闹大了!原来这件事是真的,事发上海…

慧翔百科
2025-05-12 09:04:07
嫁给老外真的幸福吗?网友:到了晚上真是生不如死

嫁给老外真的幸福吗?网友:到了晚上真是生不如死

笑熬浆糊111
2025-05-11 20:42:16
科尔执教勇士第2次遭遇系列赛3连败,上次是2016年总决赛

科尔执教勇士第2次遭遇系列赛3连败,上次是2016年总决赛

雷速体育
2025-05-13 13:25:01
这是怎么回事?拿600万年薪全场0分0板0助,球迷反而不骂他

这是怎么回事?拿600万年薪全场0分0板0助,球迷反而不骂他

弄月公子
2025-05-13 11:51:59
1年4遭垫脚,塔图姆疼得原地打转!3原因致重伤卫冕冠军1-3陷绝境

1年4遭垫脚,塔图姆疼得原地打转!3原因致重伤卫冕冠军1-3陷绝境

锅子篮球
2025-05-13 11:53:39
阿斯报:莱万本赛季剩余的挑战是和姆巴佩争金靴,进巴萨生涯百球

阿斯报:莱万本赛季剩余的挑战是和姆巴佩争金靴,进巴萨生涯百球

直播吧
2025-05-13 11:37:20
2025-05-13 13:40:49

头条要闻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范代娣晋升陕西首富 身家或达440亿

头条要闻

西北大学女副校长范代娣晋升陕西首富 身家或达440亿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黑粉挑事,林宥嘉怒怼?分手见人品

财经要闻

汇源澄清破产传闻背后:债台高筑对赌承压

科技要闻

中美达成关税共识 美七巨头市值暴涨6万亿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剑士》设计师:太多游戏让玩家轻而易举获得成功

本地新闻

春色满城关不住|溪水浣青苔 钟乳洞藏多少光阴

手机要闻

索尼 Xperia 1 VII 发布:影像、音质双升级,约 20.5 万日元起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莫迪讲话: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