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正文

学习究竟是谁的事情?

0
分享至
平时和家长交流,以及听家长们互相聊天,听到最多的内容大多是关乎到孩子的学习。家长感到自己督促孩子学习很累,最大的一个缘由在于,家长根本不应该去干涉孩子的学习。

平时和家长交流,以及听家长们互相聊天,听到最多的内容大多是关乎到孩子的学习。

“我们家孩子怎么都弄不懂拼音,从幼儿园、学前班就学,到了小学还是不会,急死人了”;

“写个字那叫一个难看,横平竖直都不懂,非得我在边上提醒,平、直,平、直……”;

“人家孩子门门都100,我们家都没上过80,都在一个班里,每天老师的短信我都不敢看”

“我就奇了怪了,我们小时候也是学的这些,怎么现在的孩子,学起来这么费劲呢”

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翻看现在孩子的课本,内容是丰富了一些,要求也高了一点,但总体上来说,学习的知识点并没有实质的增加。那么,为什么今天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学习起来,是如此的简单,问题如此之多呢?

学习,应该是孩子学习

而不是家长学习

家长感到自己督促孩子学习很累,最大的一个缘由在于,家长根本不应该去干涉孩子的学习。

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不是家长。家长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等于自己去扮演一遍小学生,重新上一遍小学。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抛离成年人的思维,变成和孩子一样,肯定是苦不堪言、痛苦万分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家长的这些行为,根本就是在干扰孩子学习的规律,甚至在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

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纠错的过程。孩子在学习任何一种知识的时候,自己去发现错误,自己去纠正错误,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养成习惯,才是正确的学习规律。

同时,这也是孩子受教育权利的体现。孩子从这个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培养独立思考,自信心和成就感。家长非要生生地把这么一件快乐的事情,变成强迫的任务,所破坏的,绝不仅仅是学习本身,甚至会影响到孩子整个的成长。

与这些相比较,多少个100分,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首先,我们要明白三个事情,一学习是长期的,不是短暂的;二学习是过程,不是结果;三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

这些道理,其实每个家长都懂,但是,他们之所以如此不淡定,大多都是眼睛既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也过多地关注了其他孩子的学习。

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都已经承认,在知识的启蒙阶段,任何的排名次和互相的竞争,是没有丝毫的意义的。但是,中国的很多家长,实在是思维定势以及惯性的受害者。

当年他们是多么痛恨排名次的,今天,他们就怎样变本加厉地使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所以,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不排名次,不留作业,遇到最大的阻力,竟然是来自家长。家长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竞争,不写作业,其他的孩子偷偷写,那么,我们的孩子不就落后了吗?

我很理解这些家长的焦虑。但是,作为家长,要十分明确地知道,如果学习最终是孩子自己去获得,是长期的。那么,就算家长督促孩子每次每门都考100分,也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学习应在学校里完成,而不是在补习班和家里完成

很多家长还是不能释然,“孩子的学习,咱不帮忙,但帮着做做其他的事情,让孩子不要浪费时间,总是可以的吧”。

于是,抱着这样的想法,除了不能手把手帮孩子写,什么都帮孩子做了。比如,削铅笔、查字典、看课表、收书包、看老师的短信、查学习的进度、分析错题改正……这样下来,当然是累得够呛了。

在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家长为孩子做事情的度的问题。如果是表达亲子关系,帮孩子削铅笔理书包什么的,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把这些所有的“杂事”,变成了家长的任务,则是万万不可的。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我觉得,这个思想,作为家庭亲密感的表达,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放在孩子的成长上,委实是害人不浅。

直到今天,我们的大学里,还有那么多高分低能,毫无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孩子学生”,就是拜它所赐。我实在是瞧不得,洗衣服要寄到老家,找工作要靠家人亲戚,谈恋爱要父母去相亲……真到那个时候,真的是悔之晚矣。

那么,从小就要明确,学习,就要在学校里完成。不是在放学后,把课堂又搬到了家里。当孩子写个作业,全家都不敢出声,又是端茶又是送水;孩子某门课程跟不上,又是上一对一又是请名师;孩子成绩好了,全家比过年还高兴,成绩差了,多少天都愁眉苦脸……

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一个全面的过程。也就是说,书本上的知识的学习,是学习;削铅笔,收拾书包,这些习惯的养成,也是学习。

孩子的学习,也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部分。根本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

而且,要知道,学习的形式有很多种,读书考试是学习,与人交谈表达也是学习,独自思考也是学习,观察自然也是学习,任何一种学习的方式,都有可能比学校学习更为重要。越是随着年龄的长大,步入社会,你就越会发现,书本学习之外的知识和能力,反而是觉得一个人成就的很大因素。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能因为学习影响了生活

这和很多家长认为的不太一样。很多家长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是全家最重要的,一切为了孩子,全家都应该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让步。

但是,仔细地想一想,这个看似合理的想法,似乎并不经得起推敲。

要知道,孩子是家庭成员的几分之一而已。为什么要成为核心成员,让全家都围着孩子团团打转呢?是的,孩子在成长,需要全家人的关爱和特别的照顾。这些没有丝毫的问题,问题在于,是否因为过度关注孩子,既伤害了孩子,也影响到了家里的其他成员。

很多家庭,遇到任何好吃的,无论适不适合孩子吃,孩子有没有胃口吃,都会让孩子先吃一点;很多家庭,多少年不舍得生活上的开销,却给孩子买最贵的衣服玩具;很多家庭,给孩子报很多昂贵的补习班和兴趣班,整天接来送去;很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举家搬迁,住在条件很差的所谓学区房……

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真的是,并非存在就是合理的。当一个家庭,为了孩子而严重地影响了整个家庭的生活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首先是孩子,孩子被当作重点保护对象,就要必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压力。既然给予了那么多的资源给孩子,自然也就会期待有相应的回报。

“我们全家省吃省穿,送你上那么贵的补习班,你就给我考了个这么烂成绩!”

“妈妈为了你,好好的工作不要了,每天为你做饭,接你放学,你要是不好好学,对得起我吗?”

“为了你,考上好大学,去国外留学,我们全家砸锅卖铁,吃糠咽菜也也愿意!”

“宝贝,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管,不要分心,我们都替你做好!”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我们全家光宗耀祖,就靠你了!”

我真的不知道,这是在激励孩子呢,还是给孩子的心理,压上一块又一块的巨石呢?!

其次,我想不用我多说了,越是把孩子奉为核心的,家庭成员之间,就越容易爆发矛盾。很简单,都关注孩子,就会因为每个人不同的观点而争执,这个说这样对孩子好,那个说那样才对孩子好。

同时,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被忽略,牺牲太多,时间长了,就会积聚很多的负面情绪。比如,夫妻再也没有一起独处,外出过一下二人世界的机会,老人家再也没有自己和朋友聚会聊天打牌的时间,这样下去,几乎任何一个小的导火索,都会引发家庭争执。

写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挺奇怪的。我们想让孩子未来是一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孩子,但我们却按照一个独裁者去培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自信、独立、坚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品格,却在实际的生活中,忽略甚至贬低身边每一个家人的尊严和价值;我们都期望孩子过着自由、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我们却告诉孩子,童年的时候一定要吃苦,为了成绩要放弃快乐的生活……

最后,肯定有很多家长有一个疑问,就是,如果我们不去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那么,我们可以为孩子更好的学习,做一些什么?

在这里,我有几个建议:

一、家长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看家长如何做,而不是听家长如何说的。家长想让孩子学到哪些知识,培养哪些习惯,自己都要一一做到。家长自己热爱阅读,喜欢思考,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经常动手做尝试,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比整天督促孩子做这做那,要有效的多的多。

二、给予具体的鼓励,而不是宽泛的表扬。

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要太泛泛和夸张的表扬,比如“你是最棒的”、“你太聪明了”、“你真是乖孩子”。这些表扬,不仅不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还容易把学习当作赢得别人赞许的手段。

具体的鼓励呢,就是要观察孩子的学习的过程,并给予肯定“我发现你自己找到了乘法表的规律,真是擅于发现”,“你把课本按照课程表收拾得很整齐,又细心又有责任感”,“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你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给孩子“学习过程中”自然成长的时间。

这一点,非常考验家长的耐性。就是,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学习的困难的时候,不要太过于焦虑,要相信孩子,给予他自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比如,学习拼音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用很长的时间,去理解什么是拼音,如何找到拼音的规律。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营造一些环节,譬如玩一些使用拼音的小游戏。但千万不要着急,把担心写在脸上,让孩子感到紧张。更不要就此觉得孩子笨,反应慢,接受程度差,于是就整天说,整天练习——这反而是把孩子自我学习的大门给关上了。

当你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然后耐心地等待。你就会发现,有一天,孩子已经把这些问题,都给一一解决了。更为关键的是,当你放手,孩子自己学到了学习的方法,也感受到了你对他的信任和爱。这才是孩子最为宝贵的财富。

备注:本文封面和插图,来自于《时差绘本联合国》之葡萄牙分册——《小约翰的气球梦》。乔安娜·加法达斯绘,安德鲁·阿古亚斯 & 托马斯·马查多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周杰伦晒郭富城书画,夸赞:被跳舞唱歌耽误的画家

周杰伦晒郭富城书画,夸赞:被跳舞唱歌耽误的画家

红星新闻
2025-07-01 20:51:10
温网爆大冷!中国网球首胜来了,王欣瑜2-0晋级,赢一场97万奖金

温网爆大冷!中国网球首胜来了,王欣瑜2-0晋级,赢一场97万奖金

侃球熊弟
2025-07-01 22:20:54
温网女单第1轮:郑钦文0-1暂时落后西尼亚科娃,周杰伦现场观战

温网女单第1轮:郑钦文0-1暂时落后西尼亚科娃,周杰伦现场观战

鲁中晨报
2025-07-01 22:03:06
他信家族东山再起:泰国王室为何总想灭掉他信,只因他是华裔?

他信家族东山再起:泰国王室为何总想灭掉他信,只因他是华裔?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7-01 07:59:55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多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新政策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多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新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5:19:25
伊朗无人机被拆解,一看惊动以色列:一半零件来自神秘大国

伊朗无人机被拆解,一看惊动以色列:一半零件来自神秘大国

boss外传
2025-06-30 17:45:03
亏损超8000万!日本寿司巨头宣布退出内地市场

亏损超8000万!日本寿司巨头宣布退出内地市场

红餐网
2025-07-01 09:36:09
真损!朋友住院了,找了"按摩师"探病,这太会享受了

真损!朋友住院了,找了"按摩师"探病,这太会享受了

说点真嘞叭
2025-06-29 07:11:16
韦东奕将晋升北大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

韦东奕将晋升北大副教授?校方回应:按学校流程走

界面新闻
2025-07-01 20:04:14
孔子说的话多处自相矛盾,缺乏系统思辨性

孔子说的话多处自相矛盾,缺乏系统思辨性

青霄
2025-07-01 13:44:11
DeepSeek式的AI味,越来越让人受不了了

DeepSeek式的AI味,越来越让人受不了了

字母榜
2025-06-30 16:16:04
浙江一教授的家火了,168㎡,光楼道一鞋柜就把我迷住了,真高级

浙江一教授的家火了,168㎡,光楼道一鞋柜就把我迷住了,真高级

阿离家居
2025-07-01 11:04:49
7月1日起河北省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7月1日起河北省生育津贴直接发放给个人

中工网
2025-07-01 16:14:21
世界上残忍的监狱,两人同住5平米牢房,从来没有人能活着出去

世界上残忍的监狱,两人同住5平米牢房,从来没有人能活着出去

混沌录
2025-06-19 22:54:33
6000余名士兵牺牲!金正恩跪在棺材前,眼含热泪将双手放在棺材上

6000余名士兵牺牲!金正恩跪在棺材前,眼含热泪将双手放在棺材上

古史青云啊
2025-07-01 17:18:45
太阳队记:卡梅伦·约翰逊与约基奇搭档,简直强到不公平

太阳队记:卡梅伦·约翰逊与约基奇搭档,简直强到不公平

雷速体育
2025-07-01 18:31:05
特朗普:可能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特朗普:可能考虑将马斯克“驱逐出境”

界面新闻
2025-07-01 22:42:11
老人能否长寿,就看他的体重范围?尤其65岁以后,体重最佳范围

老人能否长寿,就看他的体重范围?尤其65岁以后,体重最佳范围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5-07-01 16:39:10
女钢琴家顾圣婴:与母亲、弟弟同时自杀身亡,孤独父亲悲痛到死

女钢琴家顾圣婴:与母亲、弟弟同时自杀身亡,孤独父亲悲痛到死

细品名人
2025-06-07 07:30:56
首日票房2.72亿,观众口碑大爆,好莱坞大片完胜《哪吒2》

首日票房2.72亿,观众口碑大爆,好莱坞大片完胜《哪吒2》

影视高原说
2025-06-29 10:02:05
2025-07-01 23:27: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回应是否"驱逐马斯克"后 马斯克迅速发文还击

头条要闻

特朗普回应是否"驱逐马斯克"后 马斯克迅速发文还击

体育要闻

3号种子佩古拉0-2世界第116 温网一轮游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财经要闻

中央财经委: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艺术
家居
教育

数码要闻

荣耀Magic V5搭载鲁班缓震铰链,完成100KG重压挑战

手机要闻

曝一加Ace5系列激活量已破200万,后续新机曝光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中古通透 简约不失浪漫

教育要闻

因为虐猫 失去“铁饭碗”考生苏某某被取消资格! #涨知识 #高考家长必读 #考公 #上热搜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