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教育 > 中小学 > 正文

教子金典——33个学子成才路

0
分享至
本书汇集了33个成功的家教案例,书中的孩子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而他们的父母则是智慧父母。

王文杰,女,《山东商报》主任编辑。担任《山东商报》教育版责任编辑十余年。民进济南市委常委,被多所小学聘为名誉校长和校外辅导员。2012年,她采访了数十位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并撰写了“教子有方”系列报道,最近结集出版《教子金典—33个学习成才路》一书。本书汇集了33个成功的家教案例,书中的孩子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而他们的父母则是智慧父母。作者与这些父母面对面交流,提取出他们家教理念和做法中的精髓,并配以点睛式的手札,为困惑、探索中的父母送来一束启迪的星光。 

家庭教育这些年是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了,但对于如何教育,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正确地把握,以至于有些“教育”似乎还不如不教育。那天在书店里就亲眼见一位衣着简朴的母亲为大约10岁的儿子买了一大摞书,我看了看书名,无非是《语文学习一点通》、《从此不怕写作文》之类。当时就想,这样的母亲精神可嘉,但这样的书读了,非但语文不会“通”,作文怕也不会写,倒是印证了卢梭那句名言:“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家庭教育 没有奇招秘笈

有病乱投医,是不明就里,不懂科学的人的通病,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家长要想给孩子恰当的教育,就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科学、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如何弄明白呢?简单的途径有二:一是多跟明白人交流,二是读书。就说读书吧,时下里讲家庭教育的书已是不少了,但讲大道理的有之,网罗事例、支招扒巧、提供秘笈的也不少,读这样的书,除了把心思搞乱,其他的作用恐怕没有多少。原因很简单,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似的家庭,更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遑论众生芸芸。再者,家庭教育是最细微、最需持久的教育,没有多少奇招秘笈可以拿来“一招见效”。如此说来,我们应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我想主要有两类吧。一类是教育领域的名家名著,让我们从宏观上正确理解教育; 另一类是成功父母的教子经历,让我们从微观上了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由资深媒体人、《山东商报》主任编辑王文杰著述的《教子金典—33个学子成才路》当属于后一种,这是王文杰精心采访报道所得,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活”做得扎实—案例选得精,采访做得实,经历写得细,情理讲得透,读来颇受启发。

书中收入的33篇对成功父母的专访,所涉及的家庭各异、父母有别,孩子的习惯、禀赋乃至求学之路也不尽相同,但最终都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并得以继续向着人生的更高层面进发,可谓殊途同归。但细细想来,在这诸多的不同中,又有着基本的相同,而在家庭教育中,能否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关键恰不在“不同”,而在于“相同”—即找出成功父母的共同点,将个别上升为一般,由此才能赋予单个的案例以普遍的示范意义。文杰这部著作的价值正在于此。

教育观正确与否决定家庭教育的成败

就本书所选案例而言,所谓“相同”,或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那就是,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以理念的正确与方法的适当为基本点。

就家庭教育而言,让孩子身心健康、一生快乐(当然家长也一定是付出并快乐着)就是最大的成功。在本书中我们看到,无论是一举成功的高考状元、一帆风顺的天之骄子,还是遭遇挫折而发奋再图的自励女生,抑或为志趣而放弃重点高中终成“服装设计之星”的成功女孩……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家长始终保持着平和心态,顺应而不是强制,支持而不是包办,要求而不是强求。在选入本书的案例中,那些走向成功的孩子并非只是埋首课业,置身题海,反而是有好多时间用来读书、上网、旅游、运动,甚至打游戏机。于是我们看到了泡书店、玩电脑、看电视、郊游远足而最终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的十四岁少年;看到了会写诗、能填词谱曲,弹奏吉他,编写小品、相声,数理化都获得过奥林匹克竞赛奖的清华新生……培养出这样的孩子,不只是其自身的天赋,更多的是缘于家长正确的教育观。正如一位母亲所言:“我们只是教育孩子认真做事,做个诚实、善良的人,其他的没有要求。人生快乐最重要,没有了快乐,成功也没有意义”。这就牵扯出一个原则问题—我们当以什么样的理念支撑我们的家庭教育?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研究者将家庭关系归纳为四种类型:溺爱型、专制型、疏忽型和民主型,不言而喻,这其中唯有“民主”是最佳类型,由此构建起的平等、尊重、理解、宽松、自在的家庭关系,使孩子得以开朗、自信、自立、自强,它是家庭教育的至高境界,也是家庭幸福的唯一源泉。已无需举出实例,读者只需看看本书中文章的标题,即可领略到民主家庭的风范。与理念同等重要的还有方法。所不同的是,方法无所谓正确与否,要点只在于合适。于是,你会在本书的案例中看到坚持三年每天与儿子短信交流的“拇指上的父爱”,也可以读到把离婚真相坦然告诉女儿的单亲妈妈,还可以读到矢志要将孩子送入北大、清华的当代“孟母三迁”,当然也有因女儿要放弃学习长笛而出手打了孩子的温文尔雅的妈妈……这就不难理解狼爸虎妈为什么没有遭到普遍的谴责,反而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论了。实在说,家庭的差异是巨大的—文化、环境、职业、性格、修养、德行等等,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家庭教育方式的选择,别人的方法未必适合你的孩子,我们只能说,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从成功父母的案例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和教子的智慧。

你是一个明智的父母吗

最后想说的是,书中人和事所呈现出的思想、方法或许我们也都能意识到,甚至不说我们也都明白,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试问:当你的孩子不务正业,而是弄来些瓶瓶罐罐把油盐酱醋混来倒去时,你能因此买来一本化学书,与他共同探究化学的奥秘吗?当你的孩子喜爱看超女却因住校而不能看全时,你能替她看下来,然后再讲给她听吗?为了使孩子享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作为母亲,你能毅然在四十岁后重新创业吗?当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你敢于放手让她自己过马路吗?当你带孩子爬山时,能做到让孩子把沿途游人丢弃的垃圾捡起来背回山下吗?……如果可以,你就是一个明智的父母,如若做不到,那就不妨好好读读这本书。

精彩书摘

少用“电子保姆”多读书

有一种说法,把电视或者电脑称为“电子保姆”,非常贴切,在“电子保姆”的“照顾”下,孩子确实很“乖”,但却会产生其他问题,比如有的孩子看电视多了就会目光呆滞、思维迟钝,而不愿意写作业,也有的孩子网络成瘾等等。鉴于电视节目和电脑游戏的局限性,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引导孩子学会适可而止,比如每天给孩子限定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时间到了就要及时制止。

相对来说,读书就是非常好的一种课外活动方式。孩子在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换成图画和影像,这种转化实际就是一种再创造。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读书的时候,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

“代沟”不能成为不了解孩子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越来越没有话说,甚至成了同一屋檐下的“熟悉的陌生人”。很多父母无奈地将此归为“代沟”。“代沟”其实是因所处的时代、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在的环境以及个人的性情存在着的差异而产生的,因此,它不完全是客观的,主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和孩子之间思想、认识出现了差异难以沟通,还应从自身上去找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较好的解决问题。

玩出兴趣

孩子在幼年、童年时,有大把的时间,玩是主要任务,玩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教育,更是启蒙,玩对了,孩子会受益终生。

所以,家长要有慧眼,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要有慧心,知道哪些启蒙对孩子的成长和人生有益。要有耐心,和孩子一起在他(她)的兴趣里流连,帮助孩子扬起兴趣的风帆。

孩子面前,父母别太能

现在很多家长文化水平高、个人能力强,在孩子面前总是大显“很能、很强势”风范,对孩子的未来进行了周密规划,将孩子的学习、生活稳妥安排,孩子不需思考,不需判断,只需接受,接受父母给他既定的或者说是硬塞给他的一切!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不会思考、判断、选择,也无需努力,一切等着父母、靠着父母。

父母太能,对孩子的事情过多的干涉、包办,往往导致孩子的无能。而云飞爸爸妈妈的“不懂、不能”给了云飞许多机会,使他得以锻炼、成长,成就了他的才能。所以,父母与其“太能”,不如“不能”或者“装作不能”,往后退一步,让孩子自己多实践、体验,为自己负责。

领孩子走好“早恋”这段路

面对孩子早恋,宜疏不宜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该来的总归要来。就恋爱这件事,家长是挡不住的。在大城市,孩子早晨就去上学,晚上才回家,家长又大多很忙,怎么可能管得了孩子在外面的行为。所以,宜疏不宜堵。道理一定要讲,具体的事情也要告诉孩子。男孩子如果在恋爱,父母告诉儿子要有责任心,保护女孩;女孩子如果在恋爱,父母一定要告诉女儿交往的限度,注意保护自己。恋爱或者失恋,在中学生中都属正常。做父母的在孩子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不是着急上火,而是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走好“早恋”时间这段路,领着孩子逐渐长大。

培养好习惯要循序渐进

树彬上学的第一天,徐军给他买来一个精致的笔记本,让他记下自己每天听到、看到、想到的事情。要求是“写一句话”。有些字树彬不会写,就用拼音代替,写得不规范,徐军也不要求,树彬写下的往往是:我今天又上学了,我今天见到谁了,我今天吃了什么了。“不管写的是什么,只要写上日期,下面有字即可”这是徐军的底线。到了二年级,一句话的要求成了“写50个字”,三年级是“写100字”。几年下来,写日记成了树彬每天的“必修课”,到了四年级的时候,一年365天没有一天不写,无论节假日还是除夕夜,都要写,不写日记,就睡不着觉。徐军认为,对那么小的孩子来说,写的好不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先建立起写日记的习惯。如果要求太高,会打击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尽管树彬写的有很多错字,有时语句也不通顺,她从来不批评、不指责,只表扬,抓大放小。徐军的这种态度使儿子在写日记中体会到了快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澜面相分析:本来可以活过100岁,三处异变透支福报减少寿元

蔡澜面相分析:本来可以活过100岁,三处异变透支福报减少寿元

山九观主
2025-06-28 19:47:30
今年的白玉兰,重点不是刘亦菲缺席,而是坐在评委席上的童瑶!

今年的白玉兰,重点不是刘亦菲缺席,而是坐在评委席上的童瑶!

木木夕木可
2025-07-01 16:49:15
死而复生!伊朗国葬现场,中国的老朋友现身,美以大惊失色

死而复生!伊朗国葬现场,中国的老朋友现身,美以大惊失色

纪中百大事
2025-06-30 08:22:50
只剩最后3天时间,马斯克对2.5亿人发誓,要让特朗普付出惨痛代价

只剩最后3天时间,马斯克对2.5亿人发誓,要让特朗普付出惨痛代价

涵豆说娱
2025-07-01 11:34:37
房子没写我的名字!具俊晔再次表态拒绝帮忙还房贷

房子没写我的名字!具俊晔再次表态拒绝帮忙还房贷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7-01 11:40:28
原来小丑竟是自己?不得不说库明加真的太尴尬了!

原来小丑竟是自己?不得不说库明加真的太尴尬了!

田先生篮球
2025-07-01 15:14:07
批检方办蓝不办绿,台湾学者:民进党连署过程中就没造假吗?

批检方办蓝不办绿,台湾学者:民进党连署过程中就没造假吗?

海峡导报社
2025-06-30 17:02:03
德国性交易合法化,为何中国对性交易零容忍?看德国现状恍然大悟

德国性交易合法化,为何中国对性交易零容忍?看德国现状恍然大悟

谈史论天地
2025-07-01 17:10:02
名帅,有能!记者:小因出席赛后发布会时,沙特记者起立鼓掌

名帅,有能!记者:小因出席赛后发布会时,沙特记者起立鼓掌

懂球帝
2025-07-01 13:33:16
温网第二日赛程:郑钦文补赛,王欣瑜、德约、布云朝克特出战

温网第二日赛程:郑钦文补赛,王欣瑜、德约、布云朝克特出战

直播吧
2025-07-01 08:26:26
被逮捕的四位央视主持人,以权谋私,出卖国家,个个都是阶下囚

被逮捕的四位央视主持人,以权谋私,出卖国家,个个都是阶下囚

米果说识
2025-07-01 14:20:23
为什么赵丽颖不合群被夸刘亦菲不合群被骂?外交部的评价一针见血

为什么赵丽颖不合群被夸刘亦菲不合群被骂?外交部的评价一针见血

趣文说娱
2025-07-01 13:49:27
重磅!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为优先事项,曾经冒领白卡都可能被取消国籍

重磅!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为优先事项,曾经冒领白卡都可能被取消国籍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7-01 11:18:03
北京土著能穷到什么地步?

北京土著能穷到什么地步?

读史
2025-04-01 12:39:59
维多利亚夫妇在日本点菜,说英语没用改中文才可以,网友留言扎心

维多利亚夫妇在日本点菜,说英语没用改中文才可以,网友留言扎心

阿纂看事
2025-07-01 17:35:37
火箭交易市场操作评级-SSS,这将是球迷最幸福的一年!

火箭交易市场操作评级-SSS,这将是球迷最幸福的一年!

老骾体育解说
2025-07-01 13:09:51
2005年贵州男子娶弟媳为妻,帮弟弟养三个孩子,5年后被侄子杀害

2005年贵州男子娶弟媳为妻,帮弟弟养三个孩子,5年后被侄子杀害

悬案解密档案
2025-06-26 09:20:18
当年为什么查办褚时健?

当年为什么查办褚时健?

顾史
2025-06-09 20:26:22
中国阅兵还在计划中,美国就已经慌了,各种武器让美国头皮发麻

中国阅兵还在计划中,美国就已经慌了,各种武器让美国头皮发麻

阿芒娱乐说
2025-06-29 07:18:16
特朗普访华计划曝光,自曝中方已发出邀请,想让中国出手救美国?

特朗普访华计划曝光,自曝中方已发出邀请,想让中国出手救美国?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6-30 17:00:32
2025-07-01 18:23:00

头条要闻

16岁男孩在四姑娘山滑坠身亡 目击者:向导没拉住

头条要闻

16岁男孩在四姑娘山滑坠身亡 目击者:向导没拉住

体育要闻

连斩韩国三大冠军,中国小伙是怎么做到的?

娱乐要闻

瘦到脱相!鹿晗首度回应暴瘦内情?

财经要闻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科技要闻

不惧小米YU7?特斯拉逆势涨价

汽车要闻

2026款MG Cyberster/MG5 两款新车售5.99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最强黑马杀出!海南这些区域,教育正悄悄崛起!

亲子要闻

一个妈生的三个宝,看看他们放学回家第一时间会去干什么

家居要闻

中古通透 简约不失浪漫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涉伊核机密情报再泄露 白宫急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