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中明确提出,“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有关“高中文理分不分科”在历经多年“翻烙饼”式的推进中,终于尘埃落定,标志着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回归基础、面向大众的步伐更加坚定。
据我国相关教育法律,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如此定位,其课程设置就应立足于“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可见,高中不实行文理分科,完全是由基础教育性质所决定。
然而,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人们,受到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条件性因素的制约,改革的实现过程艰辛曲折——
2009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就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可行性的意见征求”最为引人瞩目,争议也最为激烈。几次“民意测验”,赞成与反对者几乎都是势均力敌。当年7月,湖南省关于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的规定,又引发了一场关于文理分科、高考改革的“口水大战”。
在这场论战中,人们惊异地发现,学生、家长、教师和决策者、研究者们的态度竟如此不同:相对于后者的坚决态度,学生、家长和教师更多从应考的现实出发,认为如果“高考没有相应改动,禁止文理分科可能会在执行上流于形式,反而进一步增加学生本来就很重的压力”。
从实践效果看,家长和教师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2002年,江苏省教育部门推出“3+大综合”的高考改革方案。除了语、数、外之外,“文理综合”科目包括了高中教学计划中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课的必修内容。遗憾的是,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除了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外,老师们也显得无所适从。
10年后的今天,“文理不分科”被写进中央重要决定,是否万事俱备、只欠“出炉”了呢?笔者认为,从现代社会发展、各方面条件因素考量,实行高中文理不分科,让基础教育回归本位正当时。
其一,12年之久的基础教育课改夯实了基础。文理不分科的意义,决不是简单地指要学会每一门学科,其实质是不为学生设置封闭的学科界限,不以未来专业方向预设知识的取向,不以考试为核心目的,让学生们在跨越学科边界的综合化学习中,提供学会学习和思考的多样化选择,打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宽基础,建立个性化发展的新平台。三级课程制度的建设,丰富的选修课、校本课的开发,正在越来越多地还给学生课程选择自主权和个性发展权。
其二,高考高招改革的“制度倒逼”强化了重要保障。近年来,以课改促考改,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慢慢开始淡化选拔功能而增强了服务功能,校长推荐制、自主招生制等,高校招生自主权在不断扩大。从现实和长远看,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高招带动高考,高考带动课改,课改带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向的高中基础教育,逐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被动学、被动考的应试教育局面,让学生主动、活泼、个性化发展,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才会从根本上减轻。
其三,高校的配套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清华大学就规定:被录取的本科新生将不受文理分科以及所报考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也就是说:文科考生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而理科考生也可以被自己心仪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录取。高校积极为学生拓展广阔的选择空间,已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趋势。
历史和经验都证明:改革成功需要智慧,智慧来自对规律的把握;改革更需要机会,机会来自条件的创造。此次探索“文理不分科”改革,实质只是对基础教育规律的尊重和遵循,教育人理当把握机遇,攻坚克难。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 评论员:线教平)